《安徽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那目前全省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如何呢?
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去年以來,安徽省不斷加大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力度,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建成運行分類投放收集點45810個、投入分類運輸車輛4345臺,已有5519個小區、341.2萬戶居民、2241座學校及198.4萬名學生開展垃圾分類。
截至目前,全省投入運行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49個,設計能力4.32萬噸/日;已有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六安市、蕪湖市、銅陵市、黃山市等10個市公示在2021年底前已實現“零填埋”,阜陽市、淮南市、馬鞍山市、宣城市等4市公示在2022年9月底前實現“零填埋”,池州市、安慶市等2市公示在2023年底前實現“零填埋”。
那今年又將如何開展工作呢?據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安徽省將深入推進城市垃圾系統化治理。加大生活垃圾四分類處理系統建設,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擴面提質,全面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做到生活垃圾應收盡收、日產日清,力爭設區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70%以上。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化整治,加快生活垃圾焚燒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盡快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強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開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整治,制定城市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規劃,加快資源化處理設施建設,推廣再生產品優先使用。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2022年底前各設區市至少有一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23年具備條件的設區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制度體系,設區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