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辦的第十八屆國際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博覽會上,臨淄區自然資源局申報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礦山生態修復多元共治典型案例(2024)》殊榮,成為全國范圍內備受矚目的12個經典案例之一。

該項目聚焦于臨淄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長嶺山集中開采區,通過精準施策、科學規劃,將廢棄礦山化腐朽為神奇。依據“宜耕則耕、宜林則林”的生態修復理念,項目巧妙劃分為8個地塊,因地制宜實施生態修復。地塊一至七經機械平整后煥發新生,成為肥沃耕地;地塊八則通過邊坡治理、覆土綠化等措施,搖身變為郁郁蔥蔥的林海,有效恢復了區域生態平衡。

此項目的實施,不僅徹底解決了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消除了視覺污染,更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新增耕地面積達120余畝,糧食產能顯著提升,為村集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增長。同時,項目還創造了99余畝的土地增減掛鉤指標,通過市場化運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臨淄區的這一成功案例,為全國礦山生態修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臨淄智慧”與“臨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