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礦山”正在成為礦業企業跨越生死線的一道重要門檻。
按照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等七部門此前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到2028年底,持證在產的90%大型礦山、80%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
綠色礦山首先要求礦山企業依法依規運營,嚴格遵守國家在礦產資源開發方面的法律法規。其次,綠色礦山還應具備資源利用高效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環境保護嚴格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社區和諧化、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等特征。
據了解,之后,四川、湖北、內蒙古、甘肅、陜西等地均已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并且提前了時間表。
例如,《陜西省關于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提出,到2026年底,新建、改擴建、生產礦山全部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山建設格局基本形成,持證在產的50%大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到2028年底,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持證在產的90%大型礦山、80%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
甘肅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確定,省內新建礦山要嚴格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運行,正式投產后1年內應通過綠色礦山核查驗收;改擴建、生產礦山要加快綠色化升級改造,按合同要求的時限內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到2028年底,全省持證在產的90%大型礦山、80%中型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
四川省《關于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要求,2025年至2027年,正式投產2年內的新建礦山和持證在產的大中型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庫的比例累計分別不低于15%、40%、70%;2028年底全面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主要目標。
湖北省《關于全面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也提出,到2028年底,全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機制更加完善,力爭持證在產生產規模為大型的礦山95%以上、中型的礦山85%以上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小型礦山參照綠色礦山標準加強管理。

“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綠色礦山建設已成為礦業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礦業專家介紹,近年來,多地紛紛出臺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政策文件,一些地方還進一步明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實施辦法,為礦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綠色礦山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生態修復等方面。這對一些資金實力較弱的礦山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專家表示,金融機構可以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為綠色礦山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例如,甘肅省建立“甘肅省綠色礦山投融資項目庫”,通過“甘肅信易貸”平臺推送銀行等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礦山項目的支持力度。
多位礦業企業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綠色礦山建設對礦山設備的智能化、高效化、環保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綠色礦山建設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包括礦山規劃設計、生態修復方案制定、環境監測與評估等。
這些將為礦山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為地質勘查、設計咨詢、環境監測等技術服務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例如,技術服務企業可以為礦山企業提供綠色礦山建設全過程的技術咨詢服務,幫助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提升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