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晚間,金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徽股份”,603132.SH)發布的年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5.39億元,同比增長19.9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77億元,同比大增39.06%。作為中國有色金屬采選行業的標桿企業,金徽股份近年來以“綠色礦山”建設為核心,不僅在資源開發、技術創新和經營業績上持續突破,還通過切實踐行ESG理念,探索出一條礦業與生態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行業綠色轉型的典范。
業績穩健增長創新驅動發展
金徽股份總部位于甘肅省隴南市,是一家集鉛、鋅、銀等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有色金屬采選企業,主要產品為鋅精礦、鉛精礦(含銀),年綜合生產能力達178萬噸。
自2022年登陸上交所主板以來,金徽股份憑借資源稟賦優勢與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經營業績與資產規模的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公司總資產達64.74億元,同比增長14.81%。近年來在有色金屬價格波動的不利環境下,金徽股份通過優化生產管理和資源整合,仍然保持了盈利能力的韌性,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值得肯定的是,金徽股份近年來高度重視科研投入,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綠色高效”的企業宗旨,扎實踐行科技興企戰略,勇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企業責任,以科技創新實力,鍛造“科技金徽”魅力。
2024年,金徽股份研發投入4649萬元,占營收比例3.02%。公司還組建了超百人的技術團隊,積極探索建立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通過設立深井開采實驗室、充填工程實驗室、選礦實驗室,深入開展應用研究,促進主要生產工藝和裝備水平全面提升。2024年,金徽股份企業技術中心再次被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非煤礦山工業互聯網可視化集成平臺》項目榮獲2024年度甘肅省冶金有色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報告期內,金徽股份還積極承接省、市、縣重大科技專項。2024年共開展研發課題13項,包含甘肅省重大專項研究計劃項目1項、隴南市強科技計劃項目1項以及徽縣強科技計劃項目2項,不斷加強在探礦、采礦、選礦、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高效制備快強尾砂充填膏體材料的方法”和“一種溜井卸礦綜合除塵系統”等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進一步提升了關鍵工藝優化與創新價值,為金徽股份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此外,金徽股份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引進高層次技術人才,依托中國地質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蘭州大學、長安大學等知名院校,攜手建立省級協同創新基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實習實訓基地、產學研基地,進一步加強合作紐帶作用,集合優勢科研力量打造合作共贏的科技創新生態圈,協同攻堅行業發展難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建設綠色礦山致力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面對氣候挑戰加劇、資源需求升級的雙重考驗,金徽股份始終秉持“理念引領、科技創新、綠色高效、和諧共贏”的企業宗旨,將ESG理念深度融入戰略決策與運營實踐,在綠色礦山建設與可持續治理的征途上步履鏗鏘。
2024年10月,“中國上市公司ESG百強”獲獎榜單正式揭曉,金徽股份憑借在綠色礦山建設、高質量治理水平、社會責任承擔等方面的卓越成效成功上榜。此次獲獎,彰顯了金徽股份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建設方面的優秀表現,是其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致力于環境保護的有力印證。同時,也體現出資本市場對金徽股份長期投資價值及經營管理成效的高度認可。
在2024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金徽股份郭家溝鉛鋅礦成功入選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全國首批15個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是甘肅省唯一入選案例,為全國礦山企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寶貴的“金徽經驗”。
據金徽股份2024年ESG報告披露,郭家溝鉛鋅礦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通過表土剝離、土地平整與深耕、工程表土回填、工程建構筑物拆除等工程技術措施,礦區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率達到100%,累計種植油松、刺槐、紫穗槐、月季等鄉土植物近30萬株,撒播草籽13.52公頃,礦區新增綠化面積近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多措并舉之下,郭家溝礦區成為了“花園式”工廠,顛覆了人們對礦山的固有印象。
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從“傳統開采”到“綠色智造”,金徽股份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礦企的責任與擔當。在業績增長與生態保護的雙重答卷中,公司不僅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也為中國礦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未來,這座屹立于隴南的綠色礦山,或將繼續以科技為筆、生態為墨,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