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東省昌樂縣的山東礦機集團始建于1955年,是專業從事煤礦機械生產的煤炭裝備制造企業。1994年由集體企業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近年來,公司充分抓住煤炭行業快速發展、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好機遇,利用自身的體制、機制、技術等方面優勢,積極創新發展,從2002年至2008年,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產品結構優化,逐步完成了從普采、高檔普采到綜采成套設備的產品結構升級,奠定了在煤炭裝備制造業中的領先地位。目前,公司注冊資本26700萬元,下設8個控股子公司,擁有總資產28.45億元,占地面積1000余畝,職工2000余人。企業獲ISO9001:2008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企業信譽AAA級”,連續第三年入選“全國煤炭工業100強”和“全國煤炭機械工業50強”。
山東礦機集團從一個由手工業小作坊起家的企業,歷經風雨50余載走到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他們多年來艱苦奮斗、堅持不斷改革創新的結果。具體體現在:
思路創新提升發展境界
思路決定出路。近年來,隨著國家煤炭行業的調整,企業整合、重組力度的加大,產業生產集中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據此,山東礦機集團及時轉變經營理念,創新發展思路,適時提出了新戰略,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打造高端制造業,走精品化的發展思路。首先是產品的精品化,樹立創造精品的目標,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努力提升產品設計水平、工藝水平和檢測手段,使產品的質量水平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其次是生產工藝及裝備的精品化,包括生產工藝的優化提升,生產加工設備的精品化、數控化改造,目前企業新購的全部是一流的高精度、自動控制的裝備。最后是組織生產的精品化,對于一些低附加值、產品精度要求不高的產品、部件逐漸都通過外購、外包方式解決,使生產組織方式更合理、更經濟、更專業化,使企業健康、高效發展的同時,也帶動社會上的其他小企業發展。
調整產品結構,走成套化發展思路。針對國家對規模小、安全不達標的煤礦實行淘汰,擴能改造兼并重組一批國家大型煤礦的產業政策導向,山東礦機集團快速反應,由原來提供單件產品變成提供成套設備,做出了全速發展大型綜采成套設備的決定,確立了將產品進行結構性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新思路。首先是橫向的成套化,是相對于井下采煤工作面的成套設備而言,具體來說就是三機一架(采煤機、掘進機、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的配套能力,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煤機裝備成套一體化的制造企業。其次是縱向的產業鏈成套化,圍繞煤炭行業,從井下的煤炭開采、支護、運輸、安全防護,再到地面上的煤炭洗選、煤矸石處理等產品的成套化。目前企業在綜采成套設備、洗選煤成套設備、煤矸石制磚成套設備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集成生產線,基本實現了設備的大型化、重型化、成套化。
超前研究國際煤機發展趨勢,走自動化之路。首先是在煤機產品上實現自動化,提升產品性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針對我國煤礦機械自動化程度整體較低,關鍵零部件、關鍵技術國產化不足這一現狀,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德國Marco系統分析和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薄煤層綜采工作面的電液控制技術方面建立了獨家合作關系,取得了很好的進展,雙方合作在陜西韓城礦務局開發的電液控制薄煤層綜采工作面成套裝備使用效果良好。目前在薄煤層自動化開采方面山東礦機集團走在了行業前列,并逐步向著國際前沿的、無人工作面井下采煤技術方向發展。其次是煤矸石制磚設備的自動化,目前公司引進意大利技術生產的全自動切碼運系統制磚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使企業的產品結構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面發展,逐步實現自動化的產品系列。
與客戶建立共存共贏的發展模式,走服務化之路。首先企業在產品做精、細、做優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由過去單一賣產品轉變為現在既賣產品又提供服務,以客戶接受和滿意為最終標準,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對于不同客戶需求可實行設備買賣、租賃、帶設備采煤以及聯合辦礦等多種形式的合作,從而拓寬了營銷渠道,使企業逐步實現了從普通的機械制造業向現代化的機械制造與服務業轉型。其次在為客戶提供服務上,公司以用戶為關注焦點,提供“零距離全程服務”,以“責任到永遠”為宗旨,做到售前深入溝通、優化設計、盡善盡美;售中嚴格要求、保質保期、信守承諾;售后時刻關注、反應迅速、保障運行,在全國設有服務網點26個,形成了完善的服務體系,與煤礦企業之間建立快速反應通道,與客戶建立起共生存的同等價值觀,打造了具有山東礦機集團特色的服務品牌。
機制創新激發企業持久生命力
機制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多年來,山東礦機集團不斷否定自我、創新自我,適時調整發展機制,使企業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
不斷改革,不斷超越,實現企業健康發展。作為計劃經濟時期的老企業,多年來,企業充分抓住國家政策及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好機遇,在許多企業還坐等觀望的時候,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創新發展機制。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經濟剛剛進入轉型期的時候,礦機人就超前破“三鐵”(即鐵飯碗、鐵椅子、鐵工資),在企業內部實行“分廠經營承包責任制”,員工競爭上崗;1994年,響應國家號召,參與第一批企業股份制改造,做了昌樂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被當地政府譽為“中國民族工業中,集體企業跨向民營的一個奇跡”;1999年開始,面對低迷的煤機市場,企業按照“以分廠管理為重心,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又對分廠實行了“風險抵押承包經營制”,將分廠推向市場,真正讓分廠的生產經營與職工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這些一次次的超前改革,不僅使企業逾越了宏觀經濟調整造成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抓住了宏觀經濟調整帶來的發展機遇,也使企業領導者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膽略和智慧得到了體現。特別是2001年以來,企業曾連續四年以翻番的速度飛速發展,得到了美國《福布斯》刊物的充分認可,連續五年榮登“中國潛力企業”榜,直到2009年底公司銷售收入過10億元,沖出了該獎項的評獎范圍,公司邁入了大型企業的隊伍。
搶抓機遇,成功實現企業上市。經過多次的改革,山東礦機集團雖然逐步發展成為煤機行業的重點企業之一,但是,為加快企業發展,進一步把企業做大做強,山東礦機集團決定進行股改上市,通過上市來募集資金、規范管理,企業經過了五年多的艱苦歷程,終于修成正果,于2010年12月1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SZ002526,邁出了公司發展史上關鍵的一步,正式進入了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6700萬股,募集資金13.4億元,使企業在國家實行緊縮貨幣政策,眾多企業面臨資金困難的關鍵時期,得到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也使企業在關鍵的發展時期占據了巨大的資金優勢。
文化創新鑄就企業靈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無論哪一個行業或者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掌握了發展的先機,誰就站在了技術的制高點;沒有人才,企業就沒有了活力,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基于這種理念,山東礦機集團創造了以“新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它既迥異于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大集體”,也不是簡單的一個工作團隊。它以人才與資本的融合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以緊密結合的勞動關系結構為特征,本質就是建立以人才為核心的新型勞資關系,體現在員工收入上不再是單純的勞動所得,而是創新獎勵和勞動所得等幾部分組成,讓骨干和精英從收入到職權再到社會地位,都能充分體現其在公司創業的價值。
圍繞“新集體主義”這一核心,企業進一步提出了“把企業建成職業經理人搖籃”的理念。即,一方面建立健全人才任用機制,為廣大員工創建人盡其才的寬松環境,使個人潛能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另一方面,積極吸納外部優秀人才,尤其是行業知名專家。僅2008年以來,就有近40余名煤機行業專家到企業工作,使企業的管理、技術研發、生產等方面的人才隊伍得到進一步壯大。
在管理體制和具體實踐上,企業針對性地建立了“三個平臺”管理理念。一是董事會決策平臺;二是以分廠為單位的執行平臺;三是由班組長和機臺負責人組成的基層平臺。三個平臺的建立,形成了發動機整體聯動效應。由過去廠長是發動機,員工是齒輪的被動生產運營模式,形成了不同層面的發動機,使勞動生產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去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落實“新集體主義文化”內涵,企業加強了對中層以上領導的培訓力度,特別是思想觀念方面,提出了企業領導要向“教練式”領導轉變及企業內部實行“島鏈式”管理方式的指導思想,實質上就是通過學習,不斷轉變、更新舊的思想觀念,拓寬管理者思路,增強管理者綜合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企業各級管理者權利及內部各核算單位的獨立自主性,從而不斷增強其抗風險能力。
總之,以“新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有效地激發了員工群體中蘊藏著的巨大創造力,員工對企業有了認同感,企業則給員工帶來了成就感、自豪感。自企業快速發展以來,高層管理人員保持了相對穩定,沒有因個人原因或社會誘惑而離開企業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充分認證。
產品創新瞄準高端求發展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煤機行業企業之間的兼并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大,山東礦機集團牢牢抓住“突出主業,做專做精做強”的發展戰略,在產品開發上不斷創新,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產品研發生產向高端發展。大調高機炮混采液壓支架、薄煤層綜采液壓支架和兩柱掩護式鋪網液壓支架分別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400/5.5/12極薄煤層支架、ZY3600/07/15機炮混采液壓支架經山東省科技廳鑒定分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電液控制、大采高高端液壓支架的成功投放市場,標志著液壓支架的研制能力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ZY5200/14/35型液壓支架曾創國內最大調高比紀錄;通過吸收改進國外先進技術開發的SKBL40型編鏈機、SKHL500D型閃光焊鏈機、SKX4000型圓環鏈校驗機全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Φ38mm、Φ42mm礦用高強度緊湊圓環鏈的研發,使企業生產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繼續延長產業鏈,向成套化方面發展。公司采煤機、掘進機的研制成功,使企業真正實現了綜采工作面上的“三機一架”配套能力;與普賽斯(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華星辰科貿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公司,將主要致力于高效組合式模塊選煤系統的研發,屆時將進一步提高企業在煤炭洗選方面的設計制造水平;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利用其在煤礦救生艙項目方面的先進技術,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山東礦安避險裝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生產KJSD系列礦用救生艙產品,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為進一步拓展企業產業鏈,加快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企業收購了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柏樹坡煤炭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不僅有效地實現了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資源與煤機產品的結合,還為新產品提供有效的試驗場地和研發基地。
順應國家政策趨勢,向支持節能環保產品進軍。集團子公司―――山東礦機邁科建材機械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意大利技術,生產以廢物煤矸石為原料的空心磚全自動切碼運制磚機并成功投放市場,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該設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開發的充填式煤炭開采技術,為開采村莊、鐵路等下面的特殊煤層提供了設備上的解決方案;控股子公司―――北京三礦通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洗選煤設備系列,即自動加藥系統、煤泥分選機、表面改質機、微泡浮選機,投放市場后反映良好,其中表面改質機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響應黨中央提出的“節能減排”要求,與英國采礦技術公司合作開發的急傾斜薄煤層綜采成套設備,填補了我國空白,大大提高了煤炭資源的開采率。
山東礦機集團上市后,既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下一步,企業將繼續堅持以“精品化、成套化、自動化、服務化”戰略為指導,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構筑高新技術對接的操作平臺,以“員工滿意、客戶滿意、社會滿意、股東滿意”為宗旨,以“自主創新和強強聯合”為主題,搶抓發展機遇,立足國內市場,爭取國外市場,做大做強煤礦機械、洗選設備、煤礦救生艙和建材機械等制造業,同時加快發展采礦和洗選服務業,審慎搞好資本運作,努力創建一流的百年煤機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