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金屬學會主辦,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金屬礦山》雜志社承辦的2011年全國選礦學術高層論壇,于2011年9月1日-4日在湖南省長沙市明城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
中國工程院、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翁宇慶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王淀佐院士,中國工程院、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余永富院士,中國工程院、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孫傳堯院士,中國工程院、中國礦業大學陳清如院士,中國工程院、中國礦業大學劉炯天院士,共6位院士蒞臨了大會,并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奉獻了精彩的演講匯報,大師們高屋建瓴,系統地、詳細地介紹了國內外選礦領域的前沿技術。
此次高層論壇層次高、范圍廣、內容豐富,得到了礦山企業的廣泛支持與關注。鞍鋼礦業公司邵安林總經理,武鋼礦業公司尹小鵬總經理、首鋼礦業公司徐景海副總經理、太鋼集團公司秦同文副總經理,華錫集團吳伯增副總經理、攀鋼礦業公司謝琪春副總經理、重鋼礦業公司陳大元總經理、中信大錳李維鍵總經理等幾十位礦山企業領導蒞臨了大會。中南大學邱冠周副校長、胡岳華副校長、中國礦業大學劉炯天副校長、東北大學韓躍新院長、武漢理工大學張一敏院長、黑龍江科技學院呂一波院長、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王運敏院長、長沙礦冶研究院朱希英院長、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邱顯揚院長、中國地質科學院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劉亞川所長、包頭稀土研究院楊占峰院長、馬鋼集團設計院葛新健院長等數十位高校和研究設計院領導出席了論壇。
中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20多所礦業類的高校;長沙礦冶院、中鋼馬礦院、北京礦冶院、中國恩菲工程公司、中國瑞林、昆明冶研院、長沙有色院、中科院鄭州礦產所、中科院成都礦產所、廣州有色院、中冶北方、中冶長天、中冶京誠、長春黃金設計院、蘇州非礦院、馬鋼集團設計院等50多家研究設計院;贛州金環、山特維克、奧圖泰、唐山陸凱、鞍山金裕豐、威海海王公司、撫順隆基、成都利君、上海杰弗朗、上海多靈沃森、合肥水泥院、偉爾礦業、洛陽百力克、煙臺鑫海、長沙礦冶院裝備公司、北京華德、成都新力、湖北鑫鷹等40多家設備供應商;鞍鋼礦業公司、云錫集團、本鋼礦業公司、華錫集團、攀鋼礦業公司、首鋼礦業公司、太鋼礦業公司、河鋼礦業公司、酒鋼集團、中鋼礦業、五礦邯邢礦業、棲霞山鉛鋅礦、馬鋼礦業公司、包鋼集團、中信大錳、金堆城鉬業、金川集團、銅陵有色、江銅德興銅礦、通鋼礦業公司、武鋼礦業公司、重鋼礦業公司、海南礦業公司、福建馬坑、遼寧罕王、漓渚鐵礦、湖南有色、辰州礦業、大冶有色等200多家大中型礦山企業的領導或代表參加了會議。
翁宇慶院士介紹了我國鐵礦石資源與鋼鐵業發展的相關性,通過全球性的鋼鐵業結構發展變化規律,揭示了鐵礦石市場的發展趨勢,分析了目前國際國內鐵礦石生產成本與銷售利潤的經濟效益對比,同時介紹了國內企業投資海外的礦產資源情況,以及在建和擬建礦山的情況,總結了國內鐵礦石需求平衡的預測分析,礦產資源的潛在儲量以及近年來我國鐵礦選礦技術取的進步,得出了鐵礦石資源與鋼鐵業協調健康發展的準則規律。孫傳堯院士結合其團隊近年來對中國鎢礦資源的儲量以及加工技術的調研,分析了我國鎢礦資源與鎢礦選礦技術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目前制約鎢礦山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系統總結了近幾十年來我國鎢礦山的發展狀況,并就進一步促進鎢礦的良性發展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劉炯天院士結合其多年來做浮選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情況,詳細地介紹了國內外浮選柱的研發情況以及各類浮選柱的作用機理分析,給出了柱浮選的速度模型、柱浮選的動力學分析以及流體力學模擬,得出了柱浮選的“3-2-1”分選過程特點,并結合應用實際介紹了浮選柱在煤炭、非金屬礦、有色金屬礦、貴金屬礦以及黑色金屬礦的應用情況,并展望了磁浮柱的研發與嘗試。陳清如院士詳細介紹了干法分選技術,從我國煤炭資源的生產消耗、煤炭資源的利用與環境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煤礦選別的重要性,并著重介紹了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技術以及生產工藝流程,結合應用實例論證了干法選煤技術的經濟性、環保性、節能降耗性,特別展望了0~300mm粒級煤炭的干法選別工業應用的可行性。余永富院士系統的總結了我國難選鐵礦石的選礦技術以及生產實踐進展,介紹了鞍山式貧紅磁鐵礦選礦研究與進展,褐鐵礦、菱鐵礦的加工技術,尤其是閃爍磁化焙燒技術在處理菱、褐鐵礦石上的應用經驗,為國內難選鐵礦石的選礦介紹了一種新的方法與思路。
中南大學邱冠周副校長介紹了生物選礦技術以及該技術在難選銅礦中的應用情況,結合與贊比亞銅礦資源的合作項目,提出了用生物技術重新打造一個贊比亞的銅工業。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邱顯揚院長介紹了該院在我國鎢礦選礦領域的創新技術,結合應用實例介紹了該院對黑鎢礦、白鎢礦的選別所開發的工藝、藥劑,并著重分析了鎢的浮選機理研究。中國地質科學院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劉亞川所長從釩鈦磁鐵礦的選礦技術研發歷史,釩鈦磁鐵精礦的冶煉回收技術等方面介紹了該所半個多世紀以來對我國釩鈦磁鐵礦高效合理利用的技術研究成果,分享了釩鈦磁鐵礦尤其是攀西釩鈦磁鐵礦的工藝礦物學研究成果,選鈦與選鐵技術以及選冶聯合技術經驗,為我國釩鈦磁鐵礦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借鑒。武漢理工大學張一敏院長介紹了我國石煤提釩技術的歷史、現狀與發展;北京科技大學孫體昌教授介紹了直接還原技術在硫酸渣提鐵降硫中的應用以及在某礦山中的工業化應用進行了設計;東北大學韓躍新院長介紹了X-射線分選機并提出了“提鐵降尾”的新理念,結合鞍鋼幾個選礦廠尾礦的分析情況建議降低尾礦品位提高金屬回收率;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樊紹良教授系統介紹了我國鐵礦山“提鐵降雜”十年來的戰略回顧,介紹了在鐵礦行業被稱作黑色風暴革命的提質降雜的歷史回顧,以及各礦山在該戰略思路下進行的一系列改造實踐,并對改造前后的鐵精礦質量與所取得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分析對比,同時特別強調了《金屬礦山》雜志作為媒介在該戰略思想的推廣過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中南大學馮其明院長結合“973”國家重點項目介紹了我國復雜氧化鉛鋅礦的浮選研究情況,從氧化鉛鋅礦資源的特征,浮選特性等方面,介紹了該類礦石的攻關難點與著重點。馬鋼集團設計院葛新建院長介紹了高壓輥磨工藝的技術經濟效益對比分析,結合馬鋼南山礦高壓輥磨機的改造應用實踐,對改造前后從磨礦到尾礦處理整個選別工藝在能耗、電耗以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對比分析,說明了高壓輥磨工藝在金屬礦山應用的廣大前景。
此外,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第25屆國際選礦大會Ralph Holmes主席介紹了澳大利亞鐵礦資源的分布情況、澳大利亞幾大礦山在澳洲資源的占有情況以及澳大利亞鐵礦資源的加工技術情況。瑞典鋼鐵公司蘇奮偉博士分享了瑞剛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環保發展的一些經驗,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所高明煒博士介紹了國外大型半自磨機的設計理念與比例放大規則,對國內磨礦半自磨機工藝流程的設計與應用具有借鑒意義。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邵安林總經理、酒鋼集團選礦廠陳毅琳廠長、撫順罕王礦業公司黃金夫總經理分別結合各自礦山的特點介紹了選礦技術的進步情況。成都利君、長沙深湘、唐山陸凱、威海海王、山特維克、煙臺鑫海、撫順隆基、PSI等設備廠家代表也在大會上做了新產品的推介。
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果,并創造了若干個第一。第一次將全國選礦領域內的所有院士齊聚在一起共商選礦技術;參會代表人數歷史性的達到了586人,為目前國內選礦專業領域內的學術會議之最;會議交流的內容涉及黑色金屬選礦、有色金屬選礦、貴金屬選礦、非金屬以及煤炭加工技術,涵括了國內各類礦物的加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