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砂石、混凝土業成水泥企業延伸產業鏈首選
建生產線、兼并重組及產業鏈延伸,是國內水泥企業的三種不同發展模式。水泥行業的兼并重組從“十一五”期間開始逐漸增加且呈快速上升態勢,2011年,市場原本對水泥行業的兼并重組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然而這半年下來,除了局部地區偶爾曝出收購事項外,并購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得市場期待的“并購潮”并沒有重演,這與去年水泥行業的“并購潮”形成了較大落差。與此同時,在限制產能擴張的背景之下,水泥企業的擴張路徑也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江西水泥、亞泰集團、塔牌集團等諸多二、三線水泥企業投資砂石、骨料及混凝土等業務,其中以介入下游砂石、混凝土產業尤為明顯,似乎在一夜之間,國內水泥企業意識到了產業鏈延伸的重要性。
細究其原因,受到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雙重壓力,水泥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極為有限,而且,在行業升級轉型的大背景下,水泥行業也必須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向清潔高效的現代產業轉變,水泥企業大舉進軍砂石、混凝土業成延伸下游產業鏈首選。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砂石、混凝土行業的陡然升溫。
對水泥行業有著多年研究、率先在國內提出水泥企業進軍砂石業延伸下游產業鏈的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洪波指出,在中國水泥行業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陷入“競爭旋窩”,水泥行業通過上下游戲院整合對砂石骨料、混凝土、水泥制品等品的縱向發展的整合已成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目前來看,水泥企業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是一個長期趨勢,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開始進軍砂石行業。河南水泥龍頭企業天瑞集團就在2010年開始有所動作,該企業投資了上千萬元建設了日產8000噸砂石生產線項目。據該集團負責人黃志紅介紹,該項目由鄭州鼎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承包,投資成本共計1382萬元,一小時的產量能達到400噸,按照市場價格30元/噸的市場砂石價格,4個月就已經收回了投資成本。
對于已有商品混凝土產業的水泥企業來說,投資千萬進入砂石行業并非難事。水泥企業進軍砂石行業,擁有礦山資源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將會為砂石行業的發展帶來活力以及動力。
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韓繼先表示,按照每噸砂石料20元錢的利潤起算,企業每年增加500個小時的生產時間,大概能創造出500萬的利潤。由此可見,砂石行業并不是小產業,而是一個充滿“錢”景的產業,未來水泥企業將成為砂石行業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