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部門了解到,寧夏回族自治區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工作進展順利,經過兩年的核查,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家規定礦種以及寧夏自選優勢礦產,共計12個礦種162個礦區的資源儲量核查工作。
國土資源部于2007年8月在全國統一啟動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工作,寧夏于2009年正式開展核查工作。截至目前,寧夏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工作全面完成了煤炭、鐵、銅、金、銀、磷、硫鐵礦、鎂8個國家規定礦種,以及自治區自選優勢礦產硅石、化工灰巖、水泥灰巖、石膏4個礦種,合計12個礦種162個礦區的資源儲量核查工作;完成了磷、鐵、銅、金4個礦種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成果與礦產資源儲量庫銜接工作,完成了104個煤炭礦區核查成果的修改及評審驗收工作;完成了磷、鐵兩個礦種省級單礦種匯總報告的編制,并通過了全國項目辦組織的評審驗收,各礦種調查工作進展順利。
今后,寧夏將繼續開展硫鐵礦、鎂2個國家規定礦種及自治區自選優勢礦產4個礦種礦區核查成果的修改及評審驗收工作;開展煤炭、銅、金、銀、硫鐵礦、鎂等6個國家規定礦種及自治區自選優勢礦產的4個礦種省級單礦種匯總工作;開展自治區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專題研究報告、總體報告及相關圖件編制和自治區礦產資源儲量庫建立工作,確保寧夏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工作保質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