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電中國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規劃研究室主任羅萍周一表示,未來五年將完善煤炭、外貿進口原油、進口鐵礦石和集裝箱等主要貨類運輸系統港口布局,新建碼頭中將重點推進這四類碼頭的建設.
她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回顧論壇上指出,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中國將重點建設錦州港、唐山曹妃甸、天津港和黃驊港煤炭裝船碼頭,規劃新增北方煤炭裝船港煤炭碼頭通過能力3.1億噸.
她還表示,十二五期間規劃新增大型原油碼頭和大型鐵礦石碼頭的接卸能力分別達1億噸和3.9億噸,而通過新建和挖潛新增集裝箱碼頭通過能力達5,800萬標準箱(TEU).另外,中國還將新建大連等七個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
不過她亦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而中國經濟受資源和環境等因素的約束亦面臨結構性調整,未來港航業尤其是集裝箱港口業的高增長時代已結束,將來相當長時間內,港口業將轉變發展方式,保持平穩增長.
她預計,未來相當長時間,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維持在10%以內,并由之前的內外貿共同推動逐步轉向內貿推動為主.大宗散貨趨于緩慢增長,而集裝箱增速將明顯放緩.
她說,由于中國仍需大量進口原材料,未來將出現新一輪重工業向沿海東移,沿海港口面臨發展機遇.而因為石油加工產業并未布新點,所以未來的原油碼頭基本是就地擴能.
2010年中國貨物總吞吐量達89.32億噸,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達13%;其中包括煤、礦石、石油等在內的干散貨吞吐量占比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