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南湖校區熱源廠改擴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已進入尾期,環境影響評價、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以及評價結論基本完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現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有關內容進行公示,歡迎公眾積極參與本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東北大學南湖校區熱源廠改擴建工程項目
建設單位:東北大學
建設性質:改擴建
建設地點:東北大學院內。
二、建設內容及規模:
根據沈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沈發改能源發[2014]230號,《關于東北大學南湖校區熱源廠改擴建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的復函》,工程建設地址位于和平區東北大學望湖路,東北大學熱源廠院內。主要建設內容為拆除熱源廠原有7臺14MW熱水鍋爐,改擴建2臺70MW熱水鍋爐及配套熱網等附屬設施。
項目投資13342.3萬元,資金來源為建設單位自籌。
三、主要環境影響因素:
四、環保措施
施工期:
?、僭肼?/p>
施工期間的噪聲污染主要來自于施工機械作業產生的噪聲和運輸車輛產生的交通噪聲,應該分別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噪聲影響周圍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
A、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和施工機械設備組合以及施工時間,避免在中午(12:00—13:00)施工;禁止在夜間(22:00—6:00)施工,避免在同一時間集中使用大量的動力機械設備。施工單位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運行動力機械設備的數量,盡可能使動力機械設備比較均勻地使用。
B、從控制聲源和噪聲傳播以及加強管理等幾個不同角度對施工噪聲進行控制。
?、谒h境
施工期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
生活廢水主要來自施工人員的臨時食堂及廁所等,項目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過施工現場設置的隔油池、化糞池處理后定期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掏。隔油池、化糞池、排水管等須做防滲處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③固體廢物
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這些垃圾成分較為簡單,數量很大,應集中處理,及時清運,根據不同的成分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運營期:
?、偎h境
A、鍋爐排污水、軟化處理、沖洗水及機泵冷卻水及除塵脫硫器沖灰排水,其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是SS、COD、PH為堿性水,全部作為沖灰渣用水。
B、本項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NH3-N、SS,經過化糞池去除污染物15~30%,可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負荷。然后通過市政排水管網排入污水處理廠處理。
?、诖髿猸h境
A 、除塵設施選擇
除塵器裝置為單爐配置,采用布袋除塵器。
B、脫硫設施選擇
本項目脫硫系統采用氧化鎂法,塔內循環,脫硫塔室內布置。
C、脫硝污染防治措施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SNCR)是目前發達國家首先開發和應用的煙氣脫硝技術,與SCR技術相比,雖然脫硝效率低于SCR,但其投資費用低,運行效率穩定,便于企業運行管理,本環評推薦采用SNCR煙氣脫硝技術。
?、酃腆w廢物
A、脫硫渣處理措施
本工程所采用的鎂法脫硫塔為塔外循環方式,脫硫生成物(亞硫酸鈣與硫酸鈣)用水沖至沉渣池,經曝氣氧化成石膏后,被撈出與爐渣一起送至建筑材料廠綜合利用。
B、灰渣收集處理方式
除塵器等處細灰水沖至除渣機,隨爐渣一起經刮板除渣機刮至渣倉,建筑材料廠每天對渣倉清除、外運一次。進行綜合利用。
C、輸煤系統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采用封閉式煤庫和上煤廊,煤庫中有噴水設施,使煤含水量保持在8-10%,有效減少二次倒運裝卸煤及輸煤過程中的揚塵。
?、茉肼?/p>
A、設備選型
對于產噪設備風機、水泵、電機等應選擇低噪聲型的設備,減少運轉噪聲強度。
B、設備安裝
產噪設備風機、電機及泵類安裝在室內,并對基礎采取減振措施,廠房墻體及房頂采用吸聲材料處理,減少對外環境的影響。在風機與排氣筒接合處加裝減振墊,該步驟可避免振動而產生噪聲,同時可將設備噪聲吸收掉。
C 、安裝消聲器及隔音罩
在鍋爐安全閥排氣管及在風機出口安裝消聲器,一般情況下,安裝消聲器可降低15dB噪聲。泵類采用吸聲材料作隔聲罩,可降低10~15分貝。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意見范圍:征求您對本工程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非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圍內。
受征公眾范圍:項目附近的居民及附近企事業單位的職工。
征求意見的主要事項:①項目范圍內目前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②項目的建設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③您對該項目建設與否所持的態度;④對該項目環保方面有何種建議和要求等。
六、征求意見方式及時間
公眾可自本公告發布后的10個工作日內,采取信函(信函以郵戳日期為準)、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便利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交書面意見。公眾在填寫調查意見時,請注明日期、您的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根據需要向您反饋。
七、建設單位和評價單位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名稱:東北大學
聯系方式:024-83687512
聯系人:何春茂
評價單位名稱: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
聯系方式:024-24520930
聯系人:關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