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交通系統一直致力于在交通建設工程中研究并推廣應用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本書是部分工程應用實踐的總結。
高性能混凝土是現代混凝土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交通、市政、建筑、水運等工程領域。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為首要設計目標,以全壽命周期過程質量控制為主要技術手段,以滿足不同工程要求的性能而制備的勻質性混凝土,如工作性、耐久性、適用性、強度、體積穩定性等。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九運會的主會場,總建筑面積達14.56萬平方米,規模巨大,造型新穎,質量標準高,施工難度大。為滿足泵送混凝土和體育場復雜特殊造型的施工要求,大量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本工程(包括場外環境及附屬結構)高性能混凝土用量達13萬立方米。
高性能混凝土不是混凝土的一個品種,而是強調混凝土的性能或者質量水平,是一種重視混凝土生產與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的理念與技術。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聯合發文推廣高性能混凝土,并成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廣應用技術指導組,在全國加快全面推廣高性能混凝土。貴州省因河沙資源嚴重缺乏,采用機制砂全面替代河沙在混凝土工程推廣應用是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要內容
全書全面總結了貴州省近年來在交通建設中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應用實踐,主要內容包括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定義與發展、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術、普通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及各類特種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如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超大粒徑骨料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機制砂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機制砂抗擾動混凝土,機制砂高強混凝土,機制砂超高泵送混凝土等生產、制備技術及其在交通建設中典型重大工程案例中的應用實踐與分析。






典型內容圖示
讀者對象
本書可供交通、市政、建筑、水運專業從事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施工的研究、設計、施工人員使用,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