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我國煤炭行業大數據:
1
井工開采是我國煤炭生產的主要方式,2015年我國煤炭井工采出量約為33億t,井工煤礦約有1.05萬處,有300多萬名礦工在井下惡劣、危險環境下從事煤炭開采作業。
2
近十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煤礦安全生產,在煤炭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的條件下,煤礦安全事故顯著下降,煤礦生產死亡人數已由2005年的5986人降低到2015年的598人,生產百萬噸煤炭死亡人數由2005年的2.811人降低到2015年的0.162人。
3
在國家發展“互聯網+”戰略方針的大力推動下,以實現少人化、無人化開采為目標的智能化開采技術成為煤炭開采的主要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南礦業公司(以下簡稱神南公司)提出“三型四化”(三型,即本安型、生態型、智能型;四化,即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煤礦建設要求。
4
目前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煤炭仍占67%,煤炭占主要能源的地位,將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會改變。
5
未來煤炭行業IT技術的發展,將以煤礦安全生產及經營管理多種應用為導向、大數據為業務引擎、云計算為基礎支撐更加快速地發展。其中2個核心問題就是云計算提供信息基礎設施,以及大數據提供新的業務引擎。
6
我國煤礦發生沖擊現象始于1933年撫順勝利煤礦,1985年至2012年,我國沖擊地壓礦井由32座增長至142座。
7
煤礦采掘工作面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智能化開采技術水平低,工人勞動強度高,發生在該處的煤礦重特大事故占70%左右,實現智能化開采有利于保障煤礦安全,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8
補連塔煤礦是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目前世界第一大單井井工礦井,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井田面積為106.43km2,可采儲量12.24億t。
9
我國煤層賦存范圍寬廣,地表水體和松散含水層、基巖含水層等水體下壓煤量巨大,僅大型國有重點煤礦受水威脅的煤炭資源儲量就在250億t以上。
10
隨著我國煤炭資源開采強度的加大和開采深度的增加,沖擊地壓礦井數量顯著增多,目前至少有142個規模以上沖擊地壓礦井分布在全國近20個主要采煤省份;尤其是在我國環渤海地區的山東、河北、北京、遼寧4個省市,分布有全國45.8%的沖擊地壓礦井,數量達到65個。
11
工作面的推進打破了煤層的原始應力狀態,使其重新分布,根據煤體所處的狀態,可以劃分為散落煤、非承壓煤和承壓煤,3種狀態煤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均處于解吸狀態。
12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建筑物下壓煤量達到87.6億t,其中有60%為村莊下壓煤。
13
黏土礦物是煤中主要的礦物質,一般可占煤中總成灰礦物的60%-80%。
14
我國褐煤資源儲量豐富,據統計,全國已探明褐煤保有儲量1300億t,占全國煤炭總儲量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