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位于蛟洋工業園區的“銅綠色生產及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在銅冶煉過程強化、稀貴金屬高值化提取與裝備、廢水廢渣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冶煉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目前共獲得省、市及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勵12項,申請國家專利40余項,已獲授權16項。
據了解,“銅綠色生產及伴生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是依托紫金銅業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經福建省科技廳批準立項建設的一家省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聘請知名專家學者成立學術委員會,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進科研人才。目前,已擁有選礦、冶金、化工、環保、電氣、機械等多學科領域專業技術人才36人,初步建成智能控制研究室、綠色生態研究室、稀貴金屬研究室、物質組成研究室。
據實驗室負責人廖元杭介紹,目前,該實驗室《銅陽極泥中稀貴金屬多元素梯級回收與綠色生產》《銅渣中含銅相構造與高效清潔回收關鍵技術》兩個項目經中國工程院院士等行業專家評定,整體技術達國際水平,部分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我們還將依托紫金礦業集團的行業影響力和技術、人才支撐,以及海外項目的不斷研發,把實驗室打造成國內銅冶煉行業技術研發中心;同時,在科技研發工作上做好成果轉換,促進公司往綠色冶金、智能冶金方向發展,并按計劃著手銅冶煉國家級平臺建設工作,助力金銅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