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綜合治理,如今,張家口市宣化區賈家營鎮大灣村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區變成了鳥語花香、碩果滿枝的“果品采摘+休閑旅游”示范基地,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花果山。
近年來,宣化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市場化運作、開發式治理的原則,實施了礦山生態修復和資源綜合利用工程,讓昔日的礦山重披綠裝。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治理任務117處,修復治理礦山跡地1.85萬畝,種植各類樹木497萬株(叢)。
被譽為“半城葡萄半城鋼”的宣化區,礦業一度是立區的支柱產業,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礦山遺留問題日漸凸顯,生態修復任務艱巨。
該區充分發揮市場化運作優勢,按照“一礦一策、精準治理”的思路,采取工程治理、自然恢復植被等多種手段,全力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生態環境。授權張家口綠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市場化方式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采取公開招標、公平競爭的方式,引進山東惠豐、張家口市政集團、北京本農科技等有實力、有信譽的專業化公司參與工程建設。項目全部完工后,將新增適宜復墾農用地1500畝,生態植綠2000畝,年產機制砂300萬噸,帶動周邊村莊300余個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目前,張家口市政集團總投資6.5億元的廢棄礦區及周邊地區生態修復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北京本農科技投資2.8億元的賈家營鎮、趙川鎮生態環境修復和文旅產業建設項目等紛紛落地,在優化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了膨潤土、瑪瑙等礦產資源的綠色循環和可持續利用。
促進礦山修復區轉型,該區在大灣村礦山修復治理區建起“果品采摘+休閑旅游”示范基地;在百年工礦區龐家堡鎮,將礦山生態修復與當地紅色文化有機結合,擦亮紅色文化旅游名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目前,該區正在趙川鎮礦區謀劃打造鳳凰山明長城文化旅游開發區,通過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和趙川片區集中開發項目建設,打造知名體育文化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