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渙選煤廠,有這么一個班組,今年以來連續奪得淮北礦業“標桿班組”和臨渙選煤廠“金牌班組”兩項桂冠,班長韋建旺也因工作突出榮獲臨渙選煤廠 “五好職工”“技術能手”“能工巧匠”“金牌班組長”等諸多稱號,前不久又被淮北礦業授予“勞動模范”,這就是淮北礦業臨渙選煤廠機電車間重選機修班。工友們逢人便舉起大拇指自豪道:“厲害了,我的重選機修班!”

班長韋建旺在檢修直線振動篩
遵章守紀的安全型班組
淮北礦業臨渙選煤廠機電車間重選機修班在安全工作中注重從細節入手,經常開展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施工措施梳理、安全經驗分享,及時組織學習宣貫上級各種會議和文件精神,著力加強對職工安全培訓,扎實開展每日一題、每周一案例及實操培訓活動,對新職工、轉崗職工及時進行轉崗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崗位技能。強化班組作業環節過程安全控制,班中嚴格安全巡查:查崗位開工前“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查各崗位是否按章作業,查作業現場是否有安全隱患,查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制落實情況,找出差距,落實整改。
隨著臨渙選煤廠智能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新設備、新工藝的不斷投入,該班組的崗位人員逐步在減少,設備檢修、維護、更新改造等工作全部依靠機修工來完成。一次在3102刮板機更換皮帶機的大型技改項目施工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韋建旺帶領工友們吃在現場、輪換休息、連續奮戰36小時,最終出色地完成了此項技改攻堅任務,及時恢復了洗煤生產。該班組像這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事例不勝枚舉,特別是在設備更新改造中表現更為突出,在對西區14臺直線振動篩更換安裝過程中,邊干邊學邊摸索,逐漸縮短更換周期,由最早的三天更換一臺縮短為一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奮發有為的管理型班組
臨渙選煤廠西區自2007年建成投產以來,每年的選煤生產任務都在1000萬噸以上。主洗設備已高強度運轉了11年,設備沖刷、銹蝕、磨損、老化嚴重,設備經常性突發損壞,造成檢修工頻頻搶修,影響檢修人員工作效率和安全環境,設備的安全可靠性無從談起。
頻繁損壞的設備不但影響洗選生產效率和洗選效果,制約著智能化臨渙選煤廠的全面建設,還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巨大損失。該班組圍繞“質量時代”智能化選煤廠建設,積極創新管理思維,打破原有固定設備檢修方式,創新推行設備點檢管理模式。從班組抽選崗位技術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行家里手”,分別設立振動設備、運輸設備、工藝設備、管道設備和溜槽設備五個點檢小組。點檢員每天定時深入生產現場,對設備上的規定部位(點)進行有無隱患的預防性周密檢查,細致入微地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是否良好、運轉是否安全可靠、聲音是否異常、螺絲是否松動、油泵是否供油不足等,把隱患和問題第一時間給班長匯報進行督導落實整改。該班組自今年元月份推行設備點檢創新管理模式以來,不但能夠準確把脈和掌握設備實時在線運轉狀況,設備缺陷和故障在第一時間被查到和處理,及時消除設備隱患,而且實現機修工能夠主動掌握設備損壞動態,由突發性搶修逐漸轉變為計劃性檢修、大型設備檢修轉變為日常性中小修,機電設備完好性和設備保障能力得到本質性提升,生產事故臺時得到了明顯的降低,設備檢修工作形勢得到了明顯改善,實現了零機電責任事故。
不斷探索的創新型班組
重選機修班積極開展以 “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的“五小”技改創新活動,引導班組職工立足崗位,從“小”做起,將聰明才智轉化成提高工程施工工藝水平、加快施工進度、降低生產成本、規避安全風險、提質增效等方面的成果。
成果既有工藝革新、技改設計也有新發明,具有技術含量高、創新內容多、投資成本少、風險小、適用范圍廣等特點。該班組近期通過技改創新有效破解了更換精煤脫介篩廠房運輸瓶頸難題。由于廠房當初設計時,精煤脫介篩安裝進出吊運口平臺在南側,北側則沒有,北側精煤脫介篩安裝存在運輸限制。之前安裝北側精煤脫介篩時,采用砸墻、單臺運輸的傳統方式,起吊運輸過程中耗時費力,無法向南側12臺中矸脫介篩一樣實現過進出平臺用行車集中運輸方式,不但單臺運輸吊車臺班費成本高、效率低,且每臺安裝都需砸對應的墻體,砸墻及恢復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影響廠房樓體結構,存在安全隱患。何以解憂,唯有創新,該班組在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創新設計了直線振動篩安裝運輸滑道。采用鐵路軌道與火車輪的設計理念,自主設計制作軌道小車、自主鋪設滑道,利用南側進出平臺進入廠房,平移到北側,使用北側行車進行篩體更換吊裝。此項滑道利用單位廢舊軌道鋼和工字鋼制作鋪設,解決了篩體安裝運輸困難、費用高、安全無保障、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像這樣的技改創新項目,該班組先后完成了后墻板自制創新、刮板機改造、篩板、機頭輪、管道翻轉、閥芯修復等自制研修改造項目,實現了效率和效益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