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輸送機托輥更換是陜西黃陵二號煤礦選煤廠每日必須進行的工作之一。傳統的更換方式必須由三個人同時進行,其中兩個人抬起沉重的皮帶,另外一人需要迅速取出破損的托輥,并將新的托輥及時安裝。“每次更換托輥我們都需要全神貫注,默契配合,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夾到手臂。”檢修班的師傅們盡管對更換托輥早已技藝嫻熟,但是每次面對2米寬的皮帶、1米長的托輥他們還是會心有余悸。
怎樣能夠在更換托輥的過程中轉移皮帶重量,將人從這項作業中徹底解脫出來,是陜西黃陵二號煤礦選煤廠的技術人員們面臨的新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該廠技術員王江波從千斤頂中獲取了靈感,他決定利用花蘭螺栓改造制作了一款便攜式托輥更換器。

該裝置利用杠桿原理,通過花蘭螺栓的支撐桿將厚重的皮帶機帶面支撐起來,消除了托輥外部壓力;可伸縮的支撐座,為更換過程中皮帶與托輥之間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支撐座頂部設計為平面狀,在保證了裝置穩定性的同時,減少了支撐桿對帶面的損害。
“別看這個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它可是我們更換托輥的神器,制作成本低、攜帶起來方便,操作也簡單,以前我們三個人要花半個小時更換的托輥,現在只要一個人用五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搞定。”檢修班的師傅們對他們的“神器”很滿意。
203夾帶給煤機改造、665進倉刮板機改造、951皮帶運輸機機架增高改造、鐵路裝車站操作系統改造及液壓閘板傳感器信號改造......在二號煤礦洗煤廠,類似這樣的小發明小創新可謂是舉不勝舉。近年來,該廠在基層職工隊伍中大力提倡微創新、小改造,通過發揮基層職工的創新力量,努力營造“創新不神秘,創新在身邊”的良好氛圍,提高了礦井的安全系數、經濟效益,改善了職工的生產條件,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