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球幾家大型礦業公司啟動了“礦業、礦產和可持續性”項目。2002年,礦業部門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首次在國際層次上被正式提出,此后這一理念在礦業界繼續得到發展。當前,全球范圍內各界越來越多地把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融入到礦業發展的全流程中,“綠色”已成為重要理念和原則,對國際組織、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政策制定、治理和商業行為產生重要影響。但礦業界在綠色礦業建設中,普遍面臨著一些挑戰,包括如何確立綠色礦山建設中資源開發和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的多目標協調關系;如何做好政府、環保、礦業、民政等部門的責任分工;如何定位政府、行業協會組織與礦山企業在綠色礦業建設中的分工與協作;如何處理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有哪些管理工具可用等。在中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展開和逐步深入,全國掀起綠色礦山建設熱潮。
2018年自然資源部綠色礦山建設九項行業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綠色礦山建設在全國層面上邁向標準化階段。國際上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起步較早,近年來發展比較快。本文希望通過對國際上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情況的梳理分析,總結可資借鑒的成分,以期為綠色礦山標準化建設中政府、行業組織、社會、企業各就各位,協同發展,進而推進綠色采礦建設,更好適應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新要求等拓寬思路。
本文在研究國際綠色礦業時,基于對國際上常見相關概念和文件形式的分析,選取了“綠色采礦標準化”一詞來涵蓋國際組織、政府和非政府機構以及協會組織等,在綠色采礦(可持續采礦、綠色礦山、負責任采礦等)方面,就綜合或某方面問題編制和/或推動實施的各類倡議、指南、規范、標準、框架、手冊、工具的過程和結果。其是對目前已有相關概念和文件形式的概括表達。
目前全球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主體多樣,既有各國政府、協會,也有政府間或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以及政府與非盈利機構組成的混合體。標準規范和指導的對象以礦業企業為主,也包含各國政府及下游礦產品需求方。各標準針對的客體不盡相同,多數涵蓋了除油氣外的所有礦產,油氣有專門的規范標準。同時,已有的標準一般包括礦業活動的各階段,涵蓋全生命周期,一些則專門針對某個或某些環節。
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在推進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對外界的宣傳和對社會的承諾,對提升礦業的社會認可度有關鍵意義;第二,標準化建設實質是對綠色采礦各方面規定的集成整合、通俗化和詮釋,使綠色采礦相關法律規定更易理解和實施;第三,標準化建設是一種利益攸關方溝通并達成兼容性多贏目標的途徑;第四,可以彌合立法的空白滯后與現實需求之間的縫隙,從而推動立法進程;第五,從企業角度看,綠色采礦標準可以規范、指導、引領礦業企業行為,為企業帶來更多機遇;第六,對礦業市場來說,標準化可以保證各企業獲得公平的市場待遇,甚至居于市場優勢地位,對于促進市場公平、迸發市場活力有重要作用;第七,通過獲取綠色采礦評價話語權,標準化建設是政府、企業及行業協會發揮軟實力、提升影響力的重要方式;第八,對管理者來說,綠色采礦標準是不同層次機構的規劃工具,幫助企業、政府進行全面規劃、綜合監管。
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涉及眾多利益攸關方,其中采礦企業最為重要,利益攸關方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綠色采礦相關標準的目標體系和基本原則隨利益攸關方的動態變化而變化。為實現目標,需要考慮環境、經濟、社會、資源和治理等主要支柱,及各支柱之間的綜合協調,各支柱下又要全面考慮不同的關鍵要素。目前的綠色采礦標準的運行機制中,關鍵利益攸關方全程參與、標準在會員中強制執行、依靠利益驅動、獨立第三方認證并存在復審機制、企業主動披露自我評估與組織者積極采集信息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及提供培訓等是其主要特點。
目前國際上的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標準和認證要求日益增多、競爭激烈,各標準之間缺乏相互關聯,給企業帶來額外成本和負擔;第二,各項標準日趨強調相互兼容和國際化,這既體現在編制主體的國際化、各標準之間的協同,也有將全球礦業運作作為評價對象的標準和指數,同時一些標準常提供多語種版本,利于世界范圍的學習和應用;第三,在標準化建設中,存在科學規范化的機制,篩選出礦業發展關鍵問題、核心環節和優先事項,這對后期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發展方向有重要意義;第四,國際上已有的標準普遍體現了礦業活動的歷史性、階段性、規模特點及個性,針對礦業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規模和特點給出具體要求,具較高的可行性和實施效率;第五,具有廣泛兼容性的全面系統和多級別遞進標準,清單化的標準體系和遞進目標、容錯機制降低了標準的實施成本;第六,注重過程可重現、信息可監測、公開可查詢的證據,有利于責任的落實和保證。
對政府來說,在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以發揮本國優勢進行全球性戰略引領、維護底線為目標;識別、整合和協調政府資源,共同發力綠色礦山建設;識別重點難點,政府撬動資源補短板、抓關鍵、搞投資;加強多手段并用的治理體系的建設,加大公共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加強國際合作,參與全球治理; 提供面向管理對象的現行政策法規服務以及編制指南手冊等;編制面向管理者的手冊以提高管理的確定性; 注重產出和政府綠色采礦建設的績效評價。政府角色的正確定位是推動綠色采礦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