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能動力(000155,SZ)發起設立的基金——成都川能鋰能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川能鋰能基金)欲增資擴股亞洲最大鋰礦李家溝的項目建設主體——四川能投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投鋰業)。本次投資總金額為7.79億元,能投鋰業旗下擁有亞洲最大鋰輝石礦李家溝礦區。
川能鋰能基金的此次投資是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能投)的內部股權調整,相當于四川能投將50%股權轉讓給川能鋰能基金。
“川能鋰能基金增資主要是為了解決能投鋰業的資金問題,增資款更多是用于李家溝的105萬噸/年鋰輝石礦采選項目。”川能動力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有助于公司借助基金專業能力放大投資能力,降低項目風險和資金成本。
持股能投鋰業比例將至62.75%
7月25日下午,川能動力公告稱,公司收到川能鋰能基金執行事務合伙人——成都川能新源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書面來函獲悉,川能鋰能基金已與四川能投、能投鋰業和雅化集團簽署相關協議,川能鋰能基金將采取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對能投鋰業的股權投資,最終實現川能鋰能基金直接持有能投鋰業62.75%股權。本次投資總金額為7.79億元。
能投鋰業的主體還是它的下屬公司四川德鑫礦業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鑫礦業),后者擁有李家溝鋰礦采礦權。
李家溝鋰輝石礦是目前探明并取得采礦權證的亞洲最大鋰輝石礦。經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勘探,共探獲礦石資源量4036.172萬噸,折合氧化鋰資源量51.2185萬噸。該地區的氧化鋰(Li2O)平均品位為1.30%。因為采礦審批等因素,德鑫礦業一直未將鋰礦儲量轉化為經濟效益。
截至2019年1月31日,能投鋰業經審計的總資產為5.17億元,凈資產為3.13億元;2018年度,能投鋰業實現營業收入78.13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1298.31萬元。
2017年,四川能投與雅化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和合作協議,欲加速礦山開采進程。去年,李家溝鋰輝石礦105萬噸/年采選項目已于2018年8月獲得四川省發改委核準批復。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為11.51億元,規劃日處理4200噸原礦,年處理原礦105萬噸,年生產精礦18萬噸,礦山服務年限預計為38年。
“項目預計2020年投產。”川能動力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李家溝鋰輝石礦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礦山設施、選礦廠、尾礦庫的施工建設等工作。
增資款用于采礦項目
川能鋰能基金的此次投資是四川能投的內部股權調整,相當于四川能投將50%股權轉讓給川能鋰能基金。
實際上,川能鋰能基金增資擴股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以4.74億元收購能投鋰業50%股權;第二步是川能鋰能基金對能投鋰業增資3.05億元。增資完成后,川能鋰能基金持有能投鋰業62.75%股權,雅化集團則持有剩余37.25%的股權。
“川能鋰能基金增資主要是為了解決能投鋰業的資金問題,增資款更多是用于李家溝的105萬噸/年鋰輝石礦采選項目。”上述川能動力有關人士表示,這有助于公司借助基金專業能力放大投資能力,降低項目風險和資金成本。
川能鋰能基金還要承接四川能投的義務,包括與政府的溝通協調優勢,盡快實現德鑫礦業的礦山開采和能投鋰業的有效運營等。
雅化集團和四川能投在鋰礦資源上有非常深入的股權合作,共同意圖還是想盡快打通鋰資源中上游的產業鏈。2017年,雙方在合作時就確立了各自的定位,雅化集團側重中游鋰鹽,四川能投側重最上游的鋰原礦。雙方約定,能投鋰業(含德鑫礦業)日后開采、加工的鋰精礦,按市場同等價格優先滿足雅化旗下的四川國理鋰材料有限公司。
事實上,鋰加工中上游一體化的生產模式是業內共識。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打通產業鏈的動作在加快,特別是在四川鋰資源豐富地帶。融捷股份子公司融達鋰業的甲基卡礦山此前已復工,生產的鋰精礦主要滿足其控股股東在碳酸鋰方面的加工;威華股份籌劃收購盛屯鋰業,著眼點還是擁有四川省金川縣業隆溝鋰輝石礦采礦權和四川省金川縣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詳查探礦權的奧伊諾礦業。奧伊諾礦業生產的鋰精礦主要供應威華股份的子公司致遠鋰業。
記者此前在和業內人士的交流中獲悉,部分鋰中游加工企業一直都想朝更上游的原礦拓展,但要發現品位更好、采礦難度更低的原礦并非易事。
事實上,除德鑫礦業之外,川能鋰能基金擬投資川能鼎盛和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江斯諾威)。川能鼎盛主要生產鋰鹽,擬在甘眉工業園區分三期建設年產5萬噸鋰鹽項目;雅江斯諾威則側重鋰原礦,主要是甲基卡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