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原福能礦山公園),一排排新種植的三角紅梅在冬日的暖陽中綻開燦爛的笑臉,歡迎著前來參觀打卡的游客。伴著緊簇的綠植鮮花,新掛牌的“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格外醒目。至此,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的煤礦博物館、井下探秘主體工程,地面建筑改造景觀和地面景觀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整個工程“試營業”將于元旦開啟。

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位于龍巖市培豐鎮,規劃面積4.66萬㎡,總投資3億元、工程建設費用1億元,是華東片區首家以煤礦工業旅游為主題的礦山公園。
近年來,福能集團黨委審時度勢,積極響應中央和福建省委的號召,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定實施淘汰落后產能關閉退出煤礦這一大工程,擬關閉27對礦井,減少產能近500萬噸/年。

“咱們這一代福建煤炭人,能為福建煤炭史留下些什么?礦井老了,企業精神不能老。”本著為福建煤炭事業留歷史、留文化、留遺跡、留情懷的初衷,福能集團黨委研究決定在已關進閉坑的福建煤電公司培豐礦興建一座礦山公園,為福建煤礦的歷史留下一段記憶。

2018年3月28日,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在原培豐礦井口工業廣場破土動工。
“給后人留歷史、留文化、留遺跡、留情懷是我們建設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的初衷,也是我們在推進整個建設工作的基礎理念。”福建煤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到。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把建設思路定位在“立足實際、創新特色、寓教于樂、情懷共享”上,即通過利用關閉礦井原福建煤電公司培豐煤礦的井上下建(構)筑物和設施設備,融合礦山文化、煤礦開采、地上景觀、井下探秘體驗等元素,展示煤炭生成、煤礦開采、構建以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煤礦工業旅游景區。

經過2年半的建設,福建省煤礦遺址公園基本成型,一個集煤礦博物館、地面景觀、建筑改造和地下景觀(井下探秘游)四大板塊的煤礦工業旅游公園,以涅槃重生的姿態躍然聳立在關閉礦井的黑土地上,以嶄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現幾代福建煤礦人刻苦艱辛、攻堅克難,采擷光明的歷程和“特別能戰斗”、無私奉獻的品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