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目前山西省智能煤礦建設試點已初見成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開始顯現,下一步將采取建立產業技術聯盟等手段,為智能煤礦建設提速。 山西省工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山西選取10座煤礦和50個綜采工作面作為試點,目前已建成智能化礦井3個、智能化工作面72個、煤礦無人值守主排水泵房179個、無人值守井下變電所468個、無人值守帶式輸送機397部。 “一批試點示范項目建成運行,有效促進了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張曉蕾說,有的煤炭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開機率提高12%,采煤工效提升42%,資源回收率由88%提高到91%以上,單個工作面每年節省人工成本830多萬元。 張曉蕾表示,下一步,山西還將組建智能煤礦和智能煤機裝備產業技術聯盟,整合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科技企業、設計院、高等院校、金融機構、煤機裝備廠商、煤礦企業和智能煤礦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等主體的相關資源,實現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