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直言“沒辦法”。
記者在廣西調研了解到,2006年以來,以黎健坤為首的54人涉黑團伙,長期壟斷珠江流域梧州河段共約200公里河砂資源,組織非法開采、銷售,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2020年9月16日,該案54名被告人被依法一審宣判。黎健坤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黎健坤團伙得以長期壟斷河砂資源,與當地公職人員充當其“保護傘”緊密相關,也凸顯執法監管存在盲區。業內人士呼吁,在全流域嚴打非法采砂等違法犯罪活動,守護好“一江碧水”。

01黑惡勢力滲入采砂行業“毛細血管”
廣西梧州位于珠江流域潯江、桂江和西江三江交匯處,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420條,被稱為水中“軟黃金”的砂石資源儲量豐富、砂質優良。
因盜采河砂成本極低,2006年開始,黎健坤等人瞄上了河砂,開始非法盜采。
梧州市公安局掃黑辦副主任王文海說,黎健坤組建了非法巡河隊,10多名“馬仔”持槍支和鐵棍在流域內巡視,收取其他盜采船只“保護費”“資源費”和“罰款”,對不愿交納費用的船只進行滋擾或打擊報復。
梧州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通過多種方式,逐漸壟斷、控制梧州市區及周邊約200公里河砂資源。
“沒辦法,河砂是群眾建房‘剛需’,以前只能到黎健坤及其手下那里購買。”竹灣村一位村民記得,當時價格高得離譜。
有多離譜?梧州市監委委員陳有炎說,黎健坤等人壟斷河砂資源后“坐地起價”,過去西江梧州段每立方米河砂價格幾十元,2017至2018年河砂價格最高時漲至每立方米接近300元。
一艘采砂船就像一臺印鈔機。辦案人員說,黎健坤經常一天有上百萬元收入。被抓前,他曾指示骨干成員銷毀大量盜采河砂和有關單位購砂記錄。但根據公安機關掌握的證據,僅2016年至2018年10月,在西江航運干線從長洲水利樞紐壩軸線以下至廣東界首河段等禁采河段,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就盜采河砂182.7萬立方米,價值1.78億元。
盜采河砂的同時,黎健坤等人還先后設立、控制20多家公司,以投標政府合法采砂許可權為掩護,通過有組織地實施非法采礦、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大肆聚斂財產數十億元,造成1人死亡、7人受傷。
02連續三任水利局長充當“保護傘”
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之所以敢鋌而走險,除了日進斗金的利益,還因有藏匿背后的“保護傘”。
包括連續三任梧州市水利局局長在內的多名公職人員,充當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或失職瀆職,未能抵御住誘惑和“圍獵”,最終落馬。
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副書記雷永達說,黎健坤黑惡勢力拉攏腐蝕公職人員,嚴重破壞了當地政治生態。
梧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長以及自治區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原總隊長李莊浩,曾向梧州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梧州市水利局原局長朱鋼打招呼,提出關照黎健坤。后來朱鋼對黎健坤等人的非法采砂行為放任不顧。
2011年中秋節期間、2012年春節期間,黎健坤向時任梧州市水利局局長朱鋼提出,希望關照其公司開采河砂生意,并分兩次送給朱鋼現金共計100萬元。朱鋼明知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在梧州市區存在超采、盜采河砂的違法犯罪行為,仍不依法履行查處職責。
曾先后擔任梧州市水利局局長的莫奕堅、覃振明,都曾收受黎健坤財物,為其盜采、濫采河砂提供幫助。
此外,梧州市水政監察支隊7名協管員長期充當黎健坤的“內鬼”。每次到西江等河道巡邏前,都給黎健坤通風報信,幫助他及其團伙規避檢查。報信者一次可獲2000元酬勞。
03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近年來,梧州市相關部門在西江等流域發現并打擊多起非法采砂行為。但仍出現黎健坤黑社會性質組織瘋狂采砂、嚴重破壞珠江流域生態系統安全的情況,除當地公職人員被拉攏腐蝕,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非法采砂具有流動性,跨界執法監管有軟肋。
有的中標企業存在超出數量、超出許可范圍采砂作業現象,加大了河砂資源管理困難。梧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劉日葵說,過去跨行政邊界的兩界河段、河道小支流是監管軟肋,不法分子在西江廣西梧州與廣東肇慶交界、潯江廣西梧州與貴港交界、桂江廣西梧州與賀州交界等河段流竄作案盜采河砂,與兩地執法人員“打游擊戰”,四處躲藏逃避打擊,非法開采現象長期得不到整治。
二是層層轉包無序開采,“馬甲”企業隱蔽得利。
黎健坤通過非法手段和其“馬甲”公司招投標,將中標的河砂開采權以分包或承包方式,發包給部分其他有采礦權的企業,由各承包者自行組織采砂作業,并收取承包者采砂“資源費”等。此舉既讓黎健坤獲得利益,又能規避執法部門查處。
受訪基層干部和專家建議,整治非法采砂現象及背后腐敗問題,仍需下大力氣,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加強流域生態共建共享、聯防聯控,用執法協作化解流域治理難題。針對采砂行業突出問題,梧州市水利局與廣西賀州、廣東肇慶水利部門簽訂了《肇慶、梧州、賀州三市水利執法協作協議》,共同加強聯合執法和監管,從源頭上治理河道采砂亂象。廣西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寧常郁還建議,加快健全突發情況常態化處理機制,大力改善流域水環境治理。
憑“天眼”監測消除監管盲點。針對部分河段執法力量薄弱、設備簡陋等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利用GPS定位系統、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等現代化監管手段,加強流域實時監測,及時發現非法采砂或無序采砂行為,確保對非法采砂行為露頭就打、從嚴整治。同時讓河湖長和群眾加入監督戰隊,完善珠江流域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和綜合治理能力。
靠鐵的制度嚴防黑惡勢力。梧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黃中賢說,收受錢款的部分公職人員的默許或包庇,讓黎健坤等人有機會大肆挖砂。下一步,紀檢監察機關還將繼續深挖黑惡勢力和腐敗案件背后“病灶”,教育黨員干部引以為戒。同時,對不敢管、不愿管、不會管造成黑惡勢力坐大成勢的干部,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