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崍項目碼頭陸域堆場二期清表完成。碼頭陸域堆場二期工程占地面積約為75000平方米,清表厚度為50厘米,地基處理面積約為32000平方米。施工中,項目超前思考,優化施工計劃,合理調配資源,安排專業測量人員準確定位范圍,全力以赴完成清表工作,為碼頭陸域二期工程提供工作面,為后續二期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長崍項目是湖北省重點項目,浠水縣一號工程。項目以打造全國建筑材料綠色典范生產基地為目標,包含骨料加工系統、長膠廊道和碼頭陸域堆場三大工程,建設采用先進的工藝流程,配置產量高、能耗低、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可實現粉塵、廢水零排放,符合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要求。
項目建成后可在長江中下游區域建材骨料市場,為房屋、道路、隧道等建筑工程提供高品質綠色砂石骨料,為湖北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做出重要貢獻。其中,碼頭陸域堆場布置于長江大堤內側,平行長江成一線布置,分兩期進行建設。成品堆料區采用新型工藝氣膜結構進行封閉,一期氣膜倉內堆存粒徑為0-4.75毫米和16-25毫米的建筑骨料,二期氣膜倉內堆存粒徑為5-10毫米和10-16毫米的建筑骨料,二期堆場建設完畢后堆場總容積將超過百萬立方米。
后續,長崍項目將繼續發揚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全面總結一期建設經驗,強化項目管理,鉚勁提質增效,集中優質資源,派出精兵強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保障二期建設高質量推進,確保實現“一期達效、二期投產”的奮斗目標,為水電八局、綠色建材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長崍力量。
據了解,長淶綠色礦山項目是繼長九(神山)年產7000萬噸骨料項目之后,中電建再獲骨料年產千萬噸級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58.7億元,競得礦權兩個,擁有資源儲量6.03億噸,設計年產能4000萬噸。由礦山及骨料加工系統、6.1公里單線單條成品料長膠運輸廊道、7個5000噸級散貨碼頭等三大工程組成。
其中,骨料加工系統中配置了3臺大型棒磨機,單臺設備處理能力達每小時500噸,具有占地面積小、用水量少、處理能力強等優勢。可對3至10毫米的物料進行整形、制砂,確保機制砂產能提升、質量穩定。
長膠廊道采取全封閉降噪、降塵等措施,應用永磁電機等節能設備,避免了大規模汽車運輸對公路的破壞,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使運輸過程更加低碳、高效,長膠廊道自礦區骨料加工系統向碼頭沿西南方向成單線單條布置,總長約6.1公里。從砂石骨料生產到往外運輸碼頭僅需要20分鐘。
碼頭平臺使用岸線903米,一期建設4個5000噸級散貨泊位,配置4臺直線軌道式裝船機。采用振動給料機、變頻電機、節能燈具、節能變壓器、直流電機、雨水回收等設備進行節能;同樣配置廢水處理系統,達到廢水零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