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摸清煤炭開采對土地資源的損毀情況,淮南市自2020年8月開始,按照一年2次開展采煤沉陷區動態監測工作,已完成7期全市范圍采煤沉陷基礎數據調查成果。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土地利用、耕地保護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采煤沉陷動態監測體系。
一是加強省、市、縣(區)、礦山企業數據整合。廣泛收集歷年來各部門、單位對采煤沉陷區開展調查的數據,通過實地測量、航飛解譯、遙感監測等手段將各類數據整理融合,并建立統一的數據庫。
二是探索開展信息化動態監測試點。聯合相關院校、地勘單位指導朱集東煤礦開展采煤沉陷區信息化動態監測監管試點研究。以GNSS技術、GIS技術、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現代測量數據處理技術等為支撐,實現監測數據智能采集、實時傳輸、動態分析、平臺管理、互聯共享。
三是開展采煤沉陷數據分析應用。利用已有監測成果對沉陷區土地損毀、治理利用、地類流向、積水深度等情況開展分析研究,分析采煤沉陷區耕地后備資源、土地征收、表土剝離、光伏利用、水面種植、漁業養殖等價值潛力。
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進一步運用好監測成果,壓實礦山企業生態修復和土地復墾的主體責任,協助相關部門、屬地政府科學開展采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