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700億!哈密的煤成了油,相當于再造一個大油田
一塊塊煤,如何變成一滴滴油?這是哈密人不停探索的問題。
這片土地,藏著世界罕見的富油煤。廣義上,焦油產率大于7%的煤炭資源統稱為富油煤,但哈密的富油煤,焦油產率平均在10%到15%,最高接近20%,且量大面廣。
這個春天,問題迎來“新解法”!3月28日,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全球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正式開建。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2023年油氣產量當量。而待二期項目建成后,年產油品1000萬噸,相當于再造一個大油田!
把富油煤變為油氣,技術是關鍵。這個項目采用的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代直接液化技術工藝包。為此,承載該項目的國家能源集團不斷對生產流程和工藝進行創新和優化,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相比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技術難度更大,但出油率更高。”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介紹,“這是我國目前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迅速,我國原油需求迅速擴大。據統計,2022年我國原油進口量在5.08億噸,而進口容易受到出口國家政治和經濟方面、運輸路線不確定性等多種因素影響。
從我國能源特征來看:富煤、少油、有氣。所以煤制油技術正是結合我國資源特點,充分發揮“富煤”優勢,彌補我國“少油”缺陷,同時也可以減少原油對外過高依賴。
通過以煤制油可以解決中國油氣資源短缺問題以及平衡能源結構矛盾,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實現煤的清潔利用,推進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
在新疆哈密市,這里是煤炭資源富集區,煤炭資源儲量大、品種多、易開采,預測資源量5708億噸,占全國預測資源量的12.5%,居全疆第一位。特別是三塘湖、淖毛湖礦區的煤炭,具有“三低三高”特點(低灰、低硫、低磷、高熱值、高含油率、高揮發分),富油煤資源量占比超過90%,含油率達10%以上,最高達16.3%,是世界罕見的富油煤資源,其品質遠優于直接液化煤的國家標準,是煤制油氣、發展煤化工的理想原料。
這是新疆首個煤制油項目,計劃每年用煤1420萬噸,生產油品超400萬噸。
不僅要把煤變成油,還要把煤變成化工新材料。同一天啟動的國能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集煤礦、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于一體,總投資1700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二期將聯產出PX(對二甲苯)、PGA(聚乙交酯)等化工產品,將讓哈密的富油煤真正“身價百倍”……
國能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項目將于2027年底建成投產,未來可增加直接就業崗位5500個,間接就業崗位近3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