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堅持系統治理,以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為重點,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助推礦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堅持久久為功,加快實施廢棄礦山修復。滁州市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和內外聯動、上下合力的工作格局,科學制定并扎實推進全市“十四五”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計劃,截至目前,已完成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110個,修復治理面積超過1200公頃。
堅持示范引領,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立足全市礦業發展實際,堅持分類施策,全面推進,壓實礦山企業的主體責任,科學合理設定綠色礦山建設路線圖、時間表,充分發揮國有礦山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新建、改擴建、生產礦山全部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礦山4個,省級綠色礦山2個,已進入省級遴選程序1個,綠色礦山建成率超過20%。
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創新礦山修復模式。堅持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深挖廢棄礦山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積極倡導“生態修復+生態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路徑模式。目前,已利用廢棄礦山建成城市公園項目3個,建成陵園墓地項目2個,正在建設野生動物園項目1個,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推動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