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 日,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于北京隆重召開。此次會議著重強調,自然資源系統務必牢記使命囑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重點領域,扎實推進八個關鍵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不僅關乎自然資源的整體規劃與管理,對于砂石行業而言,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與導向意義。
一、深刻領會 “兩統一” 職責要求,砂石行業緊密關聯
在 “兩統一” 職責要求的落實中,建立專班機制,推動司局融合,強化統籌協同,促進部局融合,主動溝通協調,實現部門融合,換位思考、主動服務,達成部省融合,這一系列舉措構建起了全方位的融合管理體系。對于砂石行業來說,這意味著在行業管理上,將打破以往各部門、各層級之間可能存在的壁壘。例如,在砂石資源的規劃與開采管理方面,以往可能存在不同部門管理標準不一致、信息溝通不暢等問題,如今通過這種深度融合,能夠形成統一的管理口徑和協調機制。
同時,強力推動 “一張圖” 建設,構建 “一張圖、一套數、一個平臺” 管理體系,以夯實底座、規劃上圖、管理上圖、應用鏈接為重點組織建設。這將為砂石行業提供更加精準、全面的資源信息平臺。砂石企業能夠通過該平臺,清晰了解砂石資源的分布、儲量等詳細信息,便于合理規劃開采區域和規模。管理部門也可借助此平臺,實時監控砂石開采活動,確保開采行為符合規劃要求,真正實現資源的科學管理與高效利用,讓砂石行業的規劃 “活起來”,資源 “管起來”,開采利用 “順暢起來”。
二、嚴守耕地紅線,砂石行業開采需規范
堅決守住18 億畝耕地紅線,高質量開展耕地保護工作,這是自然資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合理優化耕地布局,提升永久基本農田質量,加強占補平衡管理,改進耕地保護考核機制,堅決遏制破壞耕地行為。對于砂石行業而言,這明確了砂石開采活動必須以不破壞耕地為前提。在進行砂石開采項目選址時,要嚴格避開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若因特殊情況需要在耕地周邊進行開采,必須制定完善的保護方案,確保開采過程中不會對耕地的質量和生態環境造成損害。同時,在砂石開采后的土地復墾工作中,要參照耕地保護的高標準,努力恢復土地的耕種條件,實現砂石開采與耕地保護的協調發展。
三、提高要素保障,砂石行業發展獲支撐
提高要素精準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行綜合供地,加大盤活存量力度,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節約資源的激勵約束機制。這對砂石行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土地供應方面,綜合供地政策的實施,有望為砂石行業的規模化、規范化發展提供更合適的土地資源。例如,在建設大型砂石生產基地時,能夠獲得更合理的土地規劃和供應。同時,加大盤活存量力度,有利于砂石企業對閑置的場地、設備等資源進行再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建立健全節約資源的激勵約束機制,會促使砂石企業更加注重資源的節約與高效利用,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提高砂石資源的開采利用率,減少浪費。
四、增強礦產保障,砂石資源開發有指引
增強戰略性礦產保障能力,全力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抓好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實施,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撐。砂石作為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在此背景下,行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與規范。全力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有助于發現更多優質的砂石資源儲備地,為砂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基礎。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實施,將進一步規范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秩序,明確砂石企業的權利與義務,保障砂石行業的健康發展。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撐,一方面,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砂石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開采效率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通過科技手段,如采用先進的勘探技術、開采設備等,提高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
五、推進海洋強國,海洋砂石資源待探索
加快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加強海洋資源調查,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大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這為砂石行業開拓了新的視野。海洋中蘊含著豐富的砂石資源,隨著海洋資源調查的深入開展,砂石行業可以關注海洋砂石資源的勘探與開發潛力。通過參與相關重大工程,探索科學合理的海洋砂石開采方式和技術,既滿足市場對砂石的需求,又能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當然,在開發海洋砂石資源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確保海洋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共進。
六、打好 “三北” 工程,砂石行業助力生態修復
堅決打好 “三北” 工程攻堅戰,堅持系統治理、整體聯動、久久為功,推動 “三北” 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在 “三北” 地區的生態修復和建設工程中,砂石行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一些沙漠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中,砂石可作為基礎建設材料,用于道路鋪設、堤壩加固等工程。同時,砂石企業也可以積極參與到 “三北” 地區的生態修復項目中,將自身的資源優勢與生態建設需求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通過參與這些項目,砂石企業還可以積累在生態敏感地區開展工程建設的經驗,為未來拓展業務領域打下基礎。
七、完善自然保護地,砂石開采與保護協調
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國家公園法立法,有序設立新的國家公園,加大濕地保護工作力度。這要求砂石行業在進行開采活動時,要充分考慮與自然保護地的關系。嚴格禁止在自然保護地核心區域內進行砂石開采,在緩沖區域和周邊地區進行開采時,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保護要求。砂石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對自然保護地的建設與保護政策,采用環保型的開采技術和設備,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砂石企業還可以參與到自然保護地的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為自然保護地的建設貢獻力量。
八、提升防災能力,砂石行業安全保障升級
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加強海洋災害監測預警,堅決守住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蟲害防控防治安全底線。這與砂石行業的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在砂石開采過程中,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砂石企業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在開采前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和風險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避免因開采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同時,加強對生產區域的海洋災害監測預警,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砂石企業,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確保企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在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蟲害防控方面,砂石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加強對生產區域周邊森林草原的保護,避免因企業生產活動引發火災或病蟲害傳播。
綜上所述,2025 年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所強調的八個方面工作,為砂石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砂石行業應積極響應,在自然資源管理的大框架下,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行業與各項政策的深度融合,砂石行業有望在資源利用、生態保護、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砂石企業可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具體項目中更好地落實這些政策要求,以及在技術創新、管理模式等方面還需做出哪些改進,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