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非煤礦山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富源縣以“嚴排查、強責任、重監管”為抓手,全面開展非煤礦山地質災害風險排查評估及復工復產安全檢查,確保企業安全有序恢復生產,為全年安全生產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在驗收過程中,富源縣聚焦非煤礦山重點區域,組織專家和技術力量對生產區、開采區、通行道路及生活區等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評估邊坡穩定性、排洪設施效能等關鍵環節。同時,通過無人機巡查、地質雷達監測等科技手段,精準識別滑坡、坍塌等地質災害隱患,建立“一隱患一檔案”,并制定針對性治理措施。目前,全縣已排查29座露天礦山,發現并整改風險隱患1項。
針對節后復工復產高峰,富源縣成立專項檢查組,按照“分類施策、精準檢查”的原則,對地下礦山、露天礦山實施分類分級監管。地下礦山重點檢查通風系統、排水設施、人員定位系統及采空區監測,確保生命保障系統正常運行;露天礦山嚴查邊坡穩定性、爆破作業規范及截排水設施效能,嚴禁超層越界開采。截至目前,全縣已有7家非煤礦山通過復工復產驗收,1家礦山復建。
富源縣以復工復產為契機,同步推進非煤礦山企業特種設備電焊機加芯附碼專項工作,為電焊機加裝互聯網芯片并賦予專屬二維碼。電焊工須用手機掃描電焊機上的二維碼,并同步上傳安全作業環境照片,通過系統驗證后才能開機作業。這一舉措從源頭上杜絕了動火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實現了“以碼管機、以機管人、以智管焊”,有效減少因違規電焊作業引發的安全事故。
據悉,富源縣將持續強化非煤礦山安全監管,以“零容忍”態度筑牢安全防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