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是戰略資源,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圍繞礦權管理,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出臺了若干法規和文件,促進了油氣行業不斷加大投資,強化技術創新,勘探開發成績顯著,有力支撐了我國石油產量重回2億噸和天然氣快速上產。但隨之也出現了油氣礦業權管理面臨競爭機制有待完善、出讓方式有待優化等問題。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慶生就完善油氣礦業權管理提出建議,要加強對競買人的資質審查,完善差異化出讓方式,促進資源高效轉化,夯實油氣行業資源基礎。
據悉,2019年以來,國內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的油氣探礦權,油氣藏類型以深層-超深層油氣、頁巖氣、煤層氣等領域為主,對配套油氣勘探技術、安全環保能力等要求較高。然而,在實際掛牌出讓過程中,部分競買人為搶占礦權盲目溢價、無序競爭,導致“重出讓,輕探礦”的情況發生,不利于油氣勘探新突破、大發現。
鑒于此,張慶生建議,一是加強對競買人的資質審查。在設置探礦權競買人資格條件時,除資金的限定外,加強對油氣勘查開采技術能力、安全環保資質等審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惡性競價,保障國家重要油氣區的穩定發展。
二是完善差異化出讓方式。加強出讓區塊資源分類定級并公示,結合不同油氣地質、資源潛力、基礎設施條件等因素,實施不同出讓方式。盡快推出夾縫區域協議出讓的具體工作流程。針對勘探程度低、潛力不明朗、勘探投資風險大的整裝區塊,以招標的方式出讓,鼓勵具備技術、人才、管理和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的企業獲取礦權,促進油氣資源高效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