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智能礦山暨無人駕駛行業藍皮書》在新疆發布。
據介紹,《藍皮書》由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精細勘探與智能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徐州數字空間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億歐智庫/億礦通聯合編制。《藍皮書》對全國礦山行業市場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梳理了智能礦山技術、產業圖譜,對目前行業特別是智能礦山整個技術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藍皮書》指出了目前國內礦山產業三個發展重點:一要加強地質勘探保障系統開發建設,這是整個數字化礦山提質增效的起點,也是智能礦山精細化生產加速的起點。二要在生產工具端進一步提高智能駕駛效率,促進生產過程提效。三要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工程管理數字化,將采礦設計一體化與終端設備執行數字化結合起來,提高全過程數字化效率。
《藍皮書》的發布,對于進入高速發展期的新疆礦山產業意義重大。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原煤產量達5.41億噸,同比增長17.5%,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6.2個百分點。盡管我區煤炭產量增速增量居全國首位,但礦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仍面臨礦山智能化建設技術標準不統一、關鍵技術亟須攻關突破、專業人才短缺等挑戰。
“以《藍皮書》為鑒,圍繞智能礦山安全、高效、綠色建設,我區產學研用各方應通力合作,進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布局,不斷破解智能礦山發展瓶頸。”新疆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區煤炭礦山行業不僅條件艱苦,同時也是高技術、高科技含量行業,對人才質量要求很高。新疆工程學院正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及企業合作,培養緊貼行業產業實際的應用型人才,從而適應新疆能源礦產發展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