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7月份以來,國內鋼市價格便呈現不斷下滑跡象,尤其進入10月份之后,更是出現了超常規的暴跌、狂跌現象,大大超過市場預期,眾多鋼貿商深感恐慌與失望的同時,也紛紛開始自尋生存之略。
生存考驗鋼貿商“各顯神通”
面臨突如其來的嚴冬,鋼貿商將于如何應對?記者帶著這一問題走訪了上海多家鋼材市場及鋼貿商。
“首先,要放平心態,靜觀其變,客觀看待這一現狀,學會適應并順應客觀經濟規律,做好‘過冬’的必要準備。”上海瑪業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湯李平開門見山的向記者亮出了自己的想法。
每年都要迎來“冬天”,正所謂“冬季年年過,年年過得去”。湯李平談道,下半年度鋼市行情不太好,我們要量力而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把已經賺到的錢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安安穩穩地度過這個“冬季”。
對此,有著相同觀點的上海國際鋼鐵服務業中心市場總監劉雄發,僅用“現金為王”四個字便向本報記者概括了這一做法。
然而,在上海博源物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明杰看來,借此時機,鋼貿商更應該加大延伸服務的力度,根據客戶需要進行專項產業升級,拓展加工配送業務。“我們除在南通投資組建了嘉信現貨鋼材市場外,還已籌劃建立鋼材加工配送中心,通過多渠道實現贏利以補充貿易上的虧損。”
業內分析師趙敏對記者表示,這樣一來,對于一些貿易商來說,全年總體的贏利水平或許還會好于往年。
“寒冬才剛剛開始,鋼貿商應有長期的思想準備。”上海楊浦鋼貿商會秘書長黃世益告訴本報記者,鋼貿商通過多元化,個性化手段、特色經營等方式改善經營狀況是件好事,但市場問題要由市場自行解決,過“冬”時節,投資一定需謹慎。
除此之外,記者在走訪市場過程中還發現了一種奇怪現象,近段時間以來,大部分鋼貿商在自己公司里露面的時間反而顯少,不是去與朋友喝茶聊天,就是已經結伴外出旅游。
“實際上,在聊天的同時,他們也是在交流行業信息;到各地走走,實地了解情況,更是為了尋找一些與本行業相關的商機。”對此,黃世益對本報記者表示,“最近一些鋼貿商十分關注中型鋼廠銷售政策,通過實地走訪,精心比較,在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有選擇地從一些鋼廠進貨。”
當然,鑒于當前形勢,鋼貿商根據自身營銷特征,控制好企業庫存量,也為尤顯重要。
正如業內共知,鋼鐵供應鏈上歷來有鋼貿商靠鋼廠吃飯的說法,在鋼廠庫存壓力過大的時候,許多與鋼廠關系不錯的鋼貿商都要自愿或不自愿地為鋼廠分擔一部分庫存壓力。
(源自:中國石化新聞網)
但是“分擔便意味著虧損,不是根據客戶需求進的貨往往是企業的虧損之源。”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張部長分析道,為此,在行情低迷時,不少鋼貿商無奈與鋼廠營銷人員玩起了“捉迷藏”。
“8月份的時候,一些鋼廠營銷人員找我要進貨,都是老朋友了推不掉只能進一點,但進一點就得虧一點,無奈之下,只好帶著老婆、小孩到北京去看奧運會。”上海鋼領一位鋼貿商對記者如實說道,過了一段時間回到上海,鋼價跌得一塌糊涂,理性的安排讓我有幸逃過了此劫。
供需失衡加速鋼市“嚴冬”
這幾月來,國內鋼材價格呈現持續下跌,“除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國內鋼鐵產能急劇擴張,產量增長,供需矛盾凸現,供嚴重大于求。”上海市鋼貿商會戰略與管理工作委員會主任任慶平近日告訴記者說。
上海楊浦鋼貿商會秘書長黃世益表示,近期鋼市里屢屢出現高附加值品種價格低于低端品種價格的現象,就拿一向比螺紋鋼高出300-500元/噸的熱卷,價格幾度與螺紋鋼持平,甚至低于螺紋鋼,這是多年來所罕見的。
“若是供不應求的話,螺紋鋼高于熱卷價格的行情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出現那就是非理性的、不可思議的。”具有多年市場經驗的黃世益激動地向本報記者分析道,“若是供求關系平衡,將有兩個可能:螺紋鋼可能趨跌至與熱卷保持合理的價格比,另一個可能是熱卷有上漲的空間,上漲至與螺紋鋼合理的價格比。”
顯而易見,“目前鋼鐵供應鏈上這種現象并不屬上述兩種情況”黃世益同樣指出,價格出現暴跌,盡管有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但在市場上仍表現為供量過大,需求萎縮,價格比混亂,這就是供嚴重大于求的表現。
最后,任慶平建議,當前只有鋼廠積極減產、限產,或許才是拯救鋼市、穩定鋼市的唯一出路。
(源自:中國石化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