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08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于11月27日在四川省內江市舉行。與會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深的背景下,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可根據自身實力到國外“抄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介紹,2007年,我國宏觀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汽車工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汽車工業實現總產值約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68%,其中汽車零部件(含發動機)實現產值達8080.8億元,同比增長39.24%。
今年年初,由于國家實行從緊的財政和金融政策,企業資金緊張,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緊張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疊加,企業經營遇到一定困難,一些中小零部件企業困難更大。但總體來講,上半年全行業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速。
下半年,雖然國家及時調整了財政金融政策,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開始顯現,首先對我國汽車產品出口造成直接沖擊。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9個月,汽車整車共出口55.75萬輛,同比增長34.71%,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29.3個百分點;出口金額76.01億美元,同比增長58.39%,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8.45個百分點。其次,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影響了國內汽車市場,從8月份起增幅回落。
整車市場增幅的下滑,必然對零部件行業造成沖擊。目前的情況是,許多零部件企業開工不足,出現了庫存增多、貨款不能及時回收的情況。
然而,“?!敝杏小皺C”。應該看到,這次危機對出口到售后市場的零部件企業影響相對較小,有的企業仍然保持了30%-40%的增長。董建平預計,國內外的零部件售后市場不會出現大的波動。此外,目前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回落有利于企業優化成本,削減匯率的影響。這對中小零部件企業改進內部管理、進一步擴大市場,是個機會。
內江市經委主任蔣學東也認為,當前的國際金融形勢對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是機遇。理由是:目前鋼材價格下降,汽車零部件企業成本降低,但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價格并沒有下降;為擴大內需,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消費的政策,融資難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這正是企業練好內功,到國外“抄底”的大好時機。
如何“抄底”?董建平建議,國內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力和發展狀況,而不要盲目出去“抄底”。他說:“一直以來,汽車零部件的關鍵技術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里,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深,國外一些掌握著關鍵技術的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會賣出一些技術。同時,我國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這時候去和他們合作或購買,就相對容易辦到。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購買,如果實力不夠,消化能力跟不上,買到了技術不但消化不了,反而會成為企業的負擔?!?
(源自:中國行業研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