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銷售643.28萬輛,同比微增7.4%,這是200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最終成績。放眼全球,2008年中國汽車行業的總體利潤沒有減低,是狀態最好的國家市場之一。但是Ipsos-Auto公司最新發布預測,200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增長將跌到谷底,預計增幅只有4.62%。
汽車行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汽車業的振興計劃也于1月14日由國務院審議通過。“國家對汽車行業后續政策將以更大的力度出臺。這些政策不能單純理解為是救汽車市場,而是想通過加速汽車市場發展,帶動國民經濟提前復蘇并加快復蘇的速度。”全國乘用車信息聯誼會秘書長饒達近日對記者表示。
私家車難填市場空白
展望2009年的汽車行業,不容樂觀。出口、進口、公、商務車市場集體萎縮帶來的空白,等待著國內私家車市場的增長來填補。
“指望擴大整車出口來改善企業經濟效益已經不現實。2009年乘用車出口肯定縮減到比2007年還低的水平。要彌補這個損失,國內市場最少要多增長2.5%。”饒達說。
長城汽車海外事業部總監王士輝近日也對記者表示,“2009年出口的壓力比2008年還要大。目前沒有太好的對策,只是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重點市場在廣告、車展方面擴大主動權。”
不樂觀的因素還包括公、商務用車繼續滑坡。全國乘用車信息聯誼會預計,2009年公務車市場比2008年下滑10%以上,這就要求私家車市場增長3%以上才能持平。
“汽車市場彈性很大,如果國家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相繼出臺,將使市場快速反彈,而且政策力度的大小決定了以私家車為主力的乘用車市場的反彈程度。”饒達說。
燃油稅補購置稅
近一段時間以來,關于降低新車購置稅的消息在行業內越傳越熱。降低購置稅與燃油稅政策聯動能有怎樣的積極效果?降低多少幅度是合理的?
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誼會上報國家相關部委的建議方案,車輛購置稅變成差別稅率更符合國際慣例。例如排量在1升以下乘用車購置稅降為2%;1至1.5升4%;以此類推,4升以上收10%購置稅。“在中國車市,汽車降價3%至5%就可以促進汽車銷售10%左右,降低汽車購置稅對汽車產業進入較高速增長狀態的作用十分巨大。”饒達說。
饒達還認為,這一方案如果與《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實施同步,可使汽車市場最晚在今年2季度初出現增長率反彈。兩種政策聯動的根本原理是,將征收的燃油稅來補貼新車購置稅。據全國乘用車聯誼會初步計算,2009年燃油稅帶來的財政增收約2000多億元,用這部分財政增收來降低當年車輛購置稅和其他行業的補貼綽綽有余。
(源自:國際金融報)
“如果購置稅減半,國家減少500億元稅收,僅是目前國家給房地產行業稅費優惠的1/4。如果汽車行業強勁回升,就可以把這500億元的減稅收回或大部分抵消。因此,這種扶植辦法的社會成本較低。”饒達說。
嘗試建立汽車公積金
根據行業內統計,全球汽車消費信貸比例達70%,美國的比例高達80%至85%,印度也達到60%至70%,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從2004年的16%下降到2008年的8%。
全款購車成主流,利息高是關鍵。新華信汽車營銷解決方案產業研究部研究經理回玉梅介紹,超過三成的消費者認為“分期付款利息高,不劃算”。
據記者了解,貸款額相同情況下,目前我國汽車消費信貸每月償還的利息比房貸利息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實施與房貸相似的政策,2009年汽車消費信貸最少可恢復到13%,使汽車市場銷售增長4%左右。”饒達說。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誼會建議的方案是:優化汽車貸款手續和放寬貸款條件;對汽車行業實施與房地產消費信貸利率相似的政策,還可以考慮把住房公積金改為住房和汽車公積金。
“隨著城鎮原有居民消費熱點逐漸轉型,住房消費熱將逐步下降,購車消費將成為主流。如果今后能夠把高達4000億元閑置的住房公積金部分用于汽車消費貸款,對支持汽車產業發展有長遠的意義。”饒達說。
(源自: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