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訊(記者 張懷中)長沙縣電網只是一個縣級電網,然而它的年供電量甚至超過了某些市級電網,成為湖南電網內引人注目的發展建設標桿。今年,隨著長沙工業開始第二次創業,長沙縣電網建設也進一步提速。
日前,長沙縣電力局局長彭京仁告訴記者:水渡河、路口、干杉3個110千伏變電站即將建成投入運行,這將徹底打通長沙縣部分地區的供電瓶頸,電力部門今年還將投資1.27億元,全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為長沙工業基地提供強勁的電能支援。
“今年,長沙縣電網的最高負荷預計達到35萬千瓦,全年供電量預計突破2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長沙縣電力局負責人介紹,長沙縣電網擁有10千伏以上輸變電線路200多條,擔負著長沙工業基地――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長沙縣的供電。
為了給長沙工業提供充足、穩定的電源,長沙縣電網建設步伐加快:除水渡河、路口、干杉3個110千伏變電站即將建成外,35千伏的雙江變電站也在緊張建設中。110千伏星沙東變電站、110千伏跳馬變電站正在籌建中。這些變電站建成后,將增加長沙縣電網供電容量,進一步提高相關地區的供電可靠性。如干杉110千伏變電站建成后,將為進駐長沙縣干杉機械工業小區的陜西汽車集團長沙環通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穩定電源。
“今年年底前,長沙縣電網將完成總投資1.97億元,持續建設64個電氣化村,改造26條10千伏線路,改造159個未網改村。”長沙縣電力局負責人說,自2006年9月,長沙縣被定為新農村電氣化示范縣以來,電力部門已完成投資7000萬元,改造了15條10千伏線路,改造了52個未網改村和11個電氣化村。長沙縣農村電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行試點的暮云、梨、安沙等鄉鎮的7個村的電氣化建設,已通過了湖南省電力公司的達標驗收。
對鄉村進行電氣化改造后,供電可靠率達99.9%,臺區線損小于10%,10千伏變配電裝置設備完好率100%。供電可靠了,電壓提高了,招商引資的底氣足了。梨鎮金托村,近兩年來就引進了一家年產值達800多萬元的機械企業,14家企業擴大了規模,還辦起了3家“農家樂”,當地經濟迅猛發展。
(源自: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