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新日鐵有望在本周與豐田汽車公司就汽車鋼板漲價三成左右達成一致協議。據報道,此次汽車鋼板價格每噸將上漲2萬-2。5萬日元,漲幅為歷史之高。
漲價后汽車鋼板價格每噸將超過10萬日元,是26年來汽車鋼板最高價格。
國內鋼鐵價格的反彈同樣激烈。作為新日鐵的合資伙伴,中國重要的汽車鋼板生產商,上海寶鋼已經在今年二季度將冷軋卷鋼價格提高至5596元/噸,漲幅17%。中國鋼鐵協會已經宣布,鋼鐵行業將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
鋼鐵漲價正在考驗著用鋼大戶――汽車行業。
“豐田面臨極限壓力”
今年4月初,已經陸續有消息披露南北大眾將抬高旗下車型售價。而豐田此前也已宣布,“除了在北美工廠生產的中型車凱美瑞將等到5月下旬后再提價外,本月5日開始裝船供出口的由日本國內生產的普銳斯和雅力士(威姿)車型都已上調價格。”日前美國本土汽車制造商們也已跟隨豐田,在北美市場上調高了旗下車型的售價。
5月20日,豐田中國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鋼材等原材料成本的提升,已經到了企業接受的極限程度。
豐田與新日鐵達成漲價協議之后,是否會波及國內車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此前發布聲明指出,鋼鐵行業將進入一個高成本時代,國內鋼材價格今年一年都可能持續在高位運行。而這也直接導致今年汽車零配件價格將有5%-20%的不同漲幅。
2月底,上海寶鋼就發布了2008年第二季度鋼材產品的指導價,其中冷軋卷鋼價格在第一季度人民幣4796元/噸的基礎上每噸提高800元,漲幅17%;熱鍍鋅產品更是普遍上調1000元/噸,特殊品種再上調50-300元/噸。
有資料顯示,此番鋼鐵價格的上漲將給國內多數汽車企業的新車產品轉嫁約200至300元不等的成本。而國內素來以“厚鋼板”著稱的大眾汽車等,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重量來計,鋼板占到汽車的50%,各類鑄鐵件占到20%-30%,鋁、銅等有色金屬占到3%-5%。而這些金屬無一例外都在大漲價。再包括橡膠、塑料、皮革等汽車相關原料的價格上漲,整車成本提升的壓力正在沖擊著生產企業的價格防線。
豐田作為世界汽車界名副其實的第一把交椅,其一舉一動都在牽動著其他企業的敏感神經。有消息稱,凱美瑞北美漲價有可能波及日本和中國市場。
豐田中國否認漲價
5月20日,本報記者致電豐田汽車中國投資公司詢問漲價消息的真實性,豐田方面表示,目前在中國和日本沒有對凱美瑞漲價的消息,廠家不會將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原封不動地轉嫁給消費者,而會和供應商一起消化掉對此帶來的成本壓力。
按照豐田中國供應商的說法,一汽豐田在中國的利潤空間大概占到15%,豐田在日本平均利潤要低于這個比例。如果該數字屬實,豐田在日本本土漲價的可能性非常大。
記者在詢問豐田國產車型在中國采購的鋼板情況時,豐田方面以商品機密為由拒絕透露。
有資料顯示,新日鐵是豐田的合作伙伴,而新日鐵同時又與上海寶鋼組建了專門制造和銷售汽車鋼板的合資公司,而新日鐵依靠與寶鋼的合資關系,幾乎已成為中國汽車鋼板市場的霸主。包括一汽大眾、上海通用、神龍汽車在內的幾乎所有主流汽車企業,都是寶鋼的客戶。2006年,寶鋼占中國汽車板市場份額的52%,僅向一汽大眾供應汽車板,年供貨量就突破了5萬噸,而奇瑞的鋼板采購量則是這個數字的2。5倍。
憑借著上述豐田、新日鐵以及寶鋼的復雜關系,所以豐田與新日鐵的漲價協議是否會波及到中國市場,目前還很難預料。有分析認為,一旦豐田和新日鐵的漲價協議在國外推行開來,不排除新日鐵、寶鋼以及和豐田等汽車企業在國內也訂立類似的漲價協議。
此外,不同于乘用車商們的觀望,商用車廠商們頗有當年彩電價格聯盟之勢,漲價顯得理直氣壯。從年初開始,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重型卡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七八千元,目前各商用車都在通過各種辦法積極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但是短期效果并不明顯。而受迫于7月1日歐Ⅲ排放標準的實施,重型卡車的漲價預期仍在2萬元以上。
與商用車的漲價信號同時出現的還有輪胎行業,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橫濱、韓泰、固特異等輪胎紛紛上調價格,價格平均漲幅3%-8%不等。
在配件方面,但凡含銅、含鋁的電瓶、水箱等配件都有超10%以上的漲幅。有消息指出,鋼材等原材料成本占到最終產品價格超過50%以上的零部件企業,面臨很嚴峻的壓力。如果是超過70%的,就必然要漲價。
鋼材、零部件、商用車以及輪胎的漲價信號已經越來越明顯,這或許會同樣大面積波及乘用車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