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出臺的災后搶修重建細化方案,受災地區的電力設施原地重建工作將于8月31日前完成。屆時,災區電網將恢復正常運行方式。
國家電監會辦公廳副主任俞燕山日前表示,災后電網搶修和恢復重建大致有三類情況:需要供電但損毀嚴重的電力設施要進行原地重建;設施完全損毀、負荷完全喪失的需進行規劃重建;需要供電但短期內不具備搶修或重建條件的,將采取臨時應急措施供電。
“重建所需要的設備將在業內進行招標,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設備需求總量。”國家電網公司對外聯絡部一位負責人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這次搶險和重建非常復雜,災區規劃重建也還在進行中,需求量還是一個未知數。”
隨著災后重建工作的穩步推進,不少證券分析師將電力設備行業劃為災后重建的“牛勢”板塊之一。認為災后重建將對電力設備行業產生大量需求,尤其是變壓器、開關、線纜、電力保護和塔架等。
對此,銀河證券電力設備分析師沈文春持有不同看法。他對本報記者表示,設備受損的只是局部地區,電力重建客觀上會對電力設備產生一定的需求,但影響不是很明顯。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組聯部副主任李建新也認為,災后重建并不會給相關電工設備企業的銷售業績帶來多大的提升。“重建對大型變壓器的需求不多,主要是一些負荷開關、熔斷器、隔離開關等,用量也不會很大。對于相關企業來說,正常生產完全可以滿足災區電力設備重建的需求。”
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受益于國家的電網建設,近年來輸變電設備企業訂單普遍飽滿,生產任務較重。在災后重建方面,相關企業會采取推遲合同等方式特事特辦,全力以赴首先保障災區重建的需要。對于災后重建,業界應該倡導的是責任與義務,而非機遇。
(源自:中國工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