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陽能技術的開發與利用已日趨完善,過去認為高層建筑由于頂層面積較小不能較好利用太陽能,但可以通過頂層設置太陽能板,輔以使用熱泵,完全可以解決高層太陽能供熱問題?,F在全省要求11層以下必須配置太陽能熱水系統,我們正在與昆明市有關部門展開技術合作,爭取將配置范圍擴大到17層下”,云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有關專家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云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有關專家介紹說,我國節能減排的潛力巨大,而其中一個可行的途徑就是大力推廣太陽能設備,用于辦公樓、住宅的采暖、制冷、照明等,新建的高層建筑更應實現與太陽能設備一體化。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太陽能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日照為2400小時左右,是國內較早利用太陽能的城市,太陽能技術也比較成熟,高層建筑與太陽能設備一體化將是昆明建筑設計的一個新方向。目前,高層建筑在昆明的城市建設發展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由于屋頂面積小,人們過去認為難以放置太陽能集熱器。此外,在建筑物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雖然實現了節能,但林立的集熱器破壞了建筑的外立面,影響了視覺效果;同時有限的建筑采光面也并不能滿足多樓層住戶的要求。因此太陽能在高層建筑上工程化應用幾乎是空白,多數太陽能企業“恐高”。
今年4月,云南省建設廳下發了地方標準的《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技術規程》,規定從5月1日起云南所有新建的11層以下居住建筑和24米以下設置熱水系統的公共建筑,須配置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計必須納入建筑節能設計專項審查,經審查合格的,方可準予施工。其目的就是要廣泛推廣高層建筑與太陽能設備一體化。
目前,新的技術已經可以解決太陽能在高層建筑中的利用,在建筑設計時推行一體化設計。房屋建設時就要考慮太陽能安裝的空間、面積等問題,設計時為以后太陽能的安裝預留出空間,那么在太陽能設備安裝之后,過密過多等問題就不會那么突出。對于太陽能在陰雨天和夜間無法工作的情況,可以輔之熱泵技術,完全可以滿足高層建筑中推廣太陽能供熱。
熱泵的工作原理和家用空調、電冰箱等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將空氣中的熱量吸收后經壓縮機壓縮制熱,空氣中的熱能被不斷“泵”送到水中,然后制取成熱水,達到充分利用資源的目的。熱泵一天可工作近20小時,與太陽能配套使用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有同時制冷和產熱的效果。因此,昆明推行17層樓以下使用太陽能是極為可行的。
(源自: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