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記者一行從利川團堡鎮政府辦公室獲悉,該鎮的一家日產1萬斤干粉的洋芋加工廠獲得由上級檢驗合格的衛生證和環保許可證,正是開始投入生產經營。
這家名為“銀利”淀粉廠是由該鎮賀家坪村的打工返鄉的農民文可然、文勇、胡文兵、安紹東等聯合創辦的,廠址位于團堡鎮陪風大道163號。地處318國道,水、電和交通都十分方便。“銀利”淀粉廠由外地購進先進設施,共投資110萬元。這種設備由振動篩、清洗機、曲徑橋、壓制粉機、精濾機、漿池、旋流站、漂粉池、真空脫水機、氣流烘干機等聯管組成。我們在現場看到操作:通過篩去泥沙的洋芋在清洗機里清洗三次進入壓制機壓成粉,再經過過濾和漂制,進入脫水烘干,出來的洋芋粉雪白干燥,堪稱優質衛生佳品,現場一位年紀近60的老人評價說:“這種機器加工洋芋粉不僅快,而且質量高,比往常由人工淘洗、曬干的洋芋粉要好一千倍。”
該淀粉廠廠長文可然介紹說:“團堡鎮是洋芋生產大鎮,正常年景產洋芋都在500萬公斤以上,往年光曬田村八組就有50多家農戶搞洋芋加工,年平均加工洋芋100噸,而且銷量很暢通。但是在衛生、質量、效率等方面肯定比不上我們廠,我們也是瞄準這一點才開辦加工廠的,目的是努力提高洋芋粉的加工質量,創造精質品牌,擴大銷路,為農戶種植洋芋尋找到更廣闊的市場環境,吸引外商來看好團堡的洋芋精粉。”
據了解,文可然等四人在創業的同時,為方便農戶交送洋芋,還修建硬化好了連同廠房的100米機耕路,同時政府對他們的創業行動給以了支持和協調,使廠順利開始經營。該廠除了加工洋芋,還可以進行薯類加工。雖然今年由于自然災害的干擾,洋芋減產,但是該廠目前還是一片火熱,收購和加工的洋芋已達到50萬公斤。四個聯合辦廠創業的農民信心十足的說:“我們今年挺過去,明年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