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卓資縣舉行年30萬噸鉬礦建成投產剪彩和年300萬噸鉬礦技術改造項目開工奠基儀式。項目完成后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創利稅3億元。
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將深埋地下的資源開掘出來,變為實實際際的財富,實現“大礦大開、規模發展”,改變過去小礦開采實力有限,既破壞污染環境,又無法帶動地方經濟繁榮發展的尷尬局面;卓資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8年,引進中西礦業公司投資15億元對大榆樹鄉境內的天然鉬礦進行開采,將建成年生產礦石330萬噸的露天采礦和選礦廠,以及鉬精礦的深加工項目。
目前,該礦前期建設和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已取得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年采礦150萬噸的采礦證,面積為1.68K㎡,現正在辦理年采300萬噸規模的采礦許可證。已投入資金1400萬元用于基本分析樣品6773件,探明大蘇計鉬礦礦床為殼源斑巖型鉬礦床,其中含氧化鉬加硫化鉬礦石量8820.6萬噸,金屬量10.8萬多噸。完成水資源論證報告、節污減排方案、規劃選址意見等各項方案均已通過審批。露天礦的建設已于今年4月開始,研究采用最新氧化鉬處理和多金屬回收方面的專利技術對1000噸選礦廠進行改造,預計今年10月份完成搬遷工作,爭取年內試生產。露天剝離區、選礦廠、尾礦壩、生活區的選址已確定,生活區已開展三通一平工作,生產生活用水、供電線路、變電站、道路建設等工程都已陸續開展。
該礦預計將于2010年10月投產試運行,達產達標后,按目前鉬金屬當前售價計算,加上金銀等副產品的收入,年收入可達6.74億元。屆時將為卓資縣提供2個億左右的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發展,并為當地居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該礦與卓資縣政府合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已全面開工建設,該項目的建成,將從長遠解決卓資縣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亂排放污染水源的問題,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并解決該企業選礦補充用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