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9月19日報道,有了儲量巨大的資源、有了面向中亞的獨特地理位置,中國能源后備大區——新疆很難不引起國內能源大企業集團的關注。新疆在9月初召開的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134個項目,簽約金額790多億元,其中國內知名大企業集團簽約48個項目,約占40%。
煤炭行業是大企業集團最感興趣的投資領域之一。神華集團、徐礦集團和新汶集團等60多家煤炭“巨頭”及國電、華電、大唐等大型電力集團已投入數千億元介入新疆煤電和煤化工產業。幾年之后,位于新疆煤炭富集區的數個5,000萬噸級的煤電基地將每年向東部地區傳輸50億千瓦時的電力。
新汶礦業(伊犁)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炳勝說:“新疆僅伊犁地區的煤炭探明儲量就有24.2億噸,交通設施發展迅速,很適合企業發展煤化工產業。”
新疆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為2.19萬億噸,約占全國的40%,資源探明率和開發程度卻不高,是一塊“處女地”。
2009年7月底,連接新疆電網和西北電網的750千伏超高壓輸變電線路獲得國家能源局批準,這條“西電東送”北通道將把新疆四大煤電基地與河西走廊、蘭州連接起來,使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轉化成電力實現規模外輸,這為今后大型能源企業投身新疆煤炭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隨著國內能源供應趨緊和產業升級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堅定了“走西口”的信心。截至目前,新疆已吸納大企業集團近160家,其中包括40多家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預計到2015年,大企業集團在新疆的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新疆資源開發前景還引起了外商的投資興趣。中國305項目辦公室與澳大利亞天山金田礦業公司合作成立的新疆金川礦業有限公司是目前當地勘探規模最大、成果最好的外商投資礦業公司。
能源“巨頭”的進駐有力助推了新疆區域經濟快速增長,為天山南北增添了生機。自2005年以來,新疆國民生產總值保持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8年,新疆國民生產總值為4,150億元,是2000年全區國民生產總值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