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節能、環保、減耗成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資源的高效利用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家的發展規劃為振動機械行業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新鄉縣振動機械行業發展迅速,產業特色明顯。建設振動機械特色產業基地將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僅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有針對性地解決振動機械行業存在的技術含量低、篩粉效果差、投資成本高等諸多制約發展的因素,而且將極大地提升振動機械行業的整體水平,迅速推動振動機械產業在當地盡快形成產業集群,同時也有利于優化區域資源配置,有效地提高振動機械產業在當地經濟中的比重,保持當地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此同時,通過振動機械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技術創新,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實現整個行業制造水平的有效提高,可以極大地推動我縣裝備制造業水平的快速提升,帶動整個產業技術進步。
一、新鄉縣振動機械產業現狀
新鄉縣振動機械產業是河南省確定的特色產業之一,是河南省八大裝備產業集群之一,也是新鄉市七大產業集群之一,在全國范圍內也頗具較高知名度。新鄉縣振動機械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180余家整機及零部件生產、貿易的振動產業集群,其中規模較大的振動機械生產企業有 6家,初步形成了以生產振動篩分為主,其他相關產品配套發展的特色產業體系,主要運用于鋼鐵、電力等能源行業,并在交通行業也有廣泛應用。目前基本形成“ 集聚、集群、集約”發展的新格局。
新鄉縣振動機械行業每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產品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遠銷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巴西、越南、泰國、土耳其等 10多個國家。在國內市場覆蓋面達95%以上,占有率為30%以上。特別是冶金領域覆蓋面積為85%,占有率超過40%,我縣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振動機械生產基地。2006年10月,河南新鄉振動機械工業園區成立。按照規劃,園區建設后,新建振動機械項目必須全部進駐振動機械工業園,并就近安排同類型的振動機械配套企業,從而形成較好的產業集聚效應。為突出特色加快我縣振動行業的發展,并使之成為新鄉經濟建設中的“亮點”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09年依托該園區籌備建立河南省高新技術振動機械特色產業基地,已申報到省科技廳,正在審批中。
目前基地內入住企業50余家,其中通過國家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家,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9家。近年來,基地內的企業共承擔實施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12項,擁有高新技術產品8個,國家重點新產品2個,專利產品182件,其中發明專利20件。截止2008年底,基地內從業人員達到7420余人,其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538人;實現銷售收入31.3億元,上繳稅金2.32億元。
基地技術創新服務建設 在加快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進一步整合區域企業優勢資源的同時,積極搭建公共服務平臺。2007年成立了新鄉振動機械設備行業協會,現有會員單位96家。 2008年成立了河南省中原寶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企業創業提供融資服務?;噩F有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和1家國內振動制造業唯一的國家級乙級設計研究所,目前正在建設的有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新鄉振動機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振動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國內首家振動機械專業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基地內龍頭企業 新鄉縣振動機械行業技術研發水平處于領先地位。以太行振動為例,不僅組建有河南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中心),還建立有新鄉太行振動機械設計研究所(國家乙級設計單位)等研究機構,從事設計、工藝、試驗和研究開發的專業技術隊伍已經發展壯大到 368人,其中博士25人,研究生120人,大專及本科學歷205人,研發人員中具有中高級職稱人員267人。研究所不僅配備了完善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數據交換網絡,計算機測試系統,還建設了振動測試中心和電機測試中心,并擁有全國振動機械行業唯一的工業模擬實驗系統液壓萬能實驗機等先進的檢測實驗設備,能為模擬現場實驗提供準確可靠數據。近五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省、市50多個科技項目,其中41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5項獲國家專利,8項獲國家新產品,包括奧運會首鋼搬遷、上海世博會振動設備研發項目。公司與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北京首鋼設計院等多家院校等國內 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橫向科研合作關系。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振動機械行業,很多企業的產品停留在低檔振動篩上,龍頭企業在引領行業有序競爭,實現行業內合理分工,依托技術進步向高層次發展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展現。具體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產業專業化、規?;讲桓?/b>
由于振動機械產業的無序競爭導致產品品種重復,型號、外觀、結構各種各樣,缺乏統一標準,絕大多數制造企業仍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問題。并且,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三個環節中仍然是“中間大,兩頭小”,社會化、專業化協作水平低,分工不合理,技術、經營管理不能形成規模效益。
2. 大型化、智能化、節能環保等高端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能力低。
隨著我國振動機械行業的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及市場的要求,迫切需要處理能力大、篩分效率高、運行可靠的篩分設備,尤其是對難篩分物料的大處理量、高效篩分作業更是如此。
3. 產業鏈不完整,對外協作化生產水平不高
受國家產業政策調控和現代經營理念的影響,客戶的購買愿望從原來的單純買產品轉為系統集成的整體解決方案,要求供應商不但要提供單個的核心產品,而且還要負責配套設備的供應、相應工程的施工、裝配、調試等,最后實現交鑰匙工程。新鄉振動機械企業由于普遍存在著企業能力有限的問題,目前還很難提供這種整體性的服務。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鋼鐵、煤炭、礦山等資源利用率提高、開發力度的增強,對水利、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大,給振動機械行業帶來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目前我們正在著力打造中國振動機械之都,要把振動機械產業做大、企業做強、產品做優。隨著我國各行業工藝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處理能力大、篩分效率高、運行可靠的篩分設備,尤其是對難篩分物料的大處理量、高效篩分作業更是如此。因此,振動篩分機械的自動化、大型化和高效節能化已經成為振動機械行業今后研究的重點課題。而我縣目前大多數振動機械企業要想在此領域有大發展還必須致力于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1、加快信息化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扶持引導基地內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促進信息、材料、自動控制等處于行業前沿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終端產品上的應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實現企業產品研發數字化、生產過程自動化、企業管理精細化。加強與已建立橫向聯系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關系,采取委托培養、短期培訓、人員招聘等多種方式,搭建良好的產、學、研、用協作平臺。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信息流量大、人才聚集、高??蒲性核奂撔颅h境好的大城市,建立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機制,強化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增加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2、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為宗旨,以正在建設的新鄉振動機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振動機械產品監督檢驗站(中心)、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載體,通過完善、提高信息中心、技術交易中心、產品檢測中心等的服務功能,為基地企業提供更為全面、周到的服務,同時,鼓勵和引導基地內的企業與國內外其他企業、研究機構進行廣泛的技術合作,建立企業自身的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基地內既有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平臺又有企業研發機構,形成有點有面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大技術、成果引進、消化吸收力度。全面改造和提升基地產業集群水平,膨脹產業集群規模。
3、加強貫標和認證工作。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國際質量保證體系,做好貫標和認證工作,重視ISO/TS16949的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爭創省級以上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
4、完善用人機制、加快人才集聚。積極引進培育高素質的企業家人才、高層次的經營管理人才、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強化柔性流動,制定完善政策,解決關系各類人才切身利益的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社會保障、政治榮譽等現實問題,營造重視人才的社會氛圍,建立有利于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機制。
5、加強分工協作、實現強強聯合。充分發揮振動機械配件城的作用,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區內整機企業在同等質量、同等價格下,優先采購區內零部件產品,提高區內綜合配套率。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建成一批產業帶動能力強、產業規模大的骨干龍頭企業,按照分工協作、各有專長的要求,在基地內圍繞龍頭企業的主導產品扶持一批直接配套的協作企業,建成由龍頭企業帶動、協作企業緊密配合的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專業特色振動基地。同時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建設物流中心、河南省振動機械工程研發中心、培訓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使振動機械及其配件和相關產品成為對新鄉縣經濟有重大帶動作用的特色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