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海運煤炭網發布第四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數據顯示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為766元/噸,較上期上漲了16元,增幅2.13%。該指數已經連續四期上漲。同時,主要煤產區價格保持穩定。山西地區動力煤車板價格沒能保持上漲態勢,連續三周漲價后開始企穩。內蒙地區部分煤礦礦價小幅上漲,但總體平穩。
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學剛表示,10月中旬以來“蒙西”、“晉北”等環渤海港口的重點腹地煤炭資源偏緊,促使當地煤炭出礦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揚,提振了近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進一步上漲的預期。他還指出,略顯浮躁的買賣心態,也是推高市場動力煤價格的因素之一。
不過,海運費的走低預示沿海煤炭價格上漲可能會有見頂的趨勢。秦皇島2-3萬噸船型至上海、張家港、廣州的煤炭海運費分別比一周前下降18.07%、18.18%和20%。廣州港的海運費降幅最大,較上期均噸下降了24元。
用煤高峰到來,北方主要煤炭港口庫存小幅下降。截至11月3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為686.7萬噸,10天內減少了47.8萬噸,京唐港煤炭庫存一周內下降8%至311萬噸,曹妃甸港煤炭場存則為217萬噸,天津港(9.72,0.03,0.31%)煤炭場存為306.9萬噸。
主要發電集團電廠煤炭庫存也開始下降。粵電庫存下降幅度較大,周日均保持在91.42萬噸,較上期下降10%;華能周日均庫存下降3.96%至231萬噸。
隨著“迎峰度冬”儲煤期的臨近,下游用戶和中間商仍將保持較高的采購積極性,動力煤市場有望繼續上漲。但李學剛對此深表擔憂, 他認為受節能減排、寒冬天氣等因素影響,年底之前沿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缺乏足夠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