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鞍鋼礦業公司和東北大學共同完成的“鞍山式含碳酸鹽赤鐵礦石高效浮選技術研究”成果日前通過遼寧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這標志著我國難處理鐵礦石選礦技術有了重大突破。 鞍山地區的含碳酸鹽赤鐵礦石主要分布在東鞍山、小孤山和黑石砬子,總儲量約10億噸。其中以東鞍山鐵礦儲量最大,約5億噸。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礦石碳酸鹽含量也逐漸增加,對礦石的浮選造成很大影響。過去,由于技術原因,東鞍山鐵礦只能將含碳酸鹽赤鐵礦石進行堆存,浪費資源且污染環境,也影響礦山的正常開采。近年來,礦業公司加速了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礦山節能減排和資源高效利用、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步伐,2006年以來,礦業公司與東北大學合作,對含碳酸鹽鐵礦石高效浮選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地實現了含碳酸鹽赤鐵礦石的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