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帶轉動,機器轟鳴,位于昌平區陽坊鎮的元泰達環保建材公司廠房中,三臺機器設備相互配合,大口大口“吞食”著殘磚斷壁。沙石、混凝土等看似無用的建筑垃圾,在經過分選、破碎等多道程序后,變成了一塊塊方整的古建磚,魔術般從機器另一頭吐出。眼前的這座廠房,是近日本市首個建成投產的建筑垃圾再生廠,每年的建筑垃圾“吞食量”達到100萬噸。經過加工處理,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以循環再利用。
建筑垃圾是怎么變廢為寶的?日前,記者在元泰達環保建材公司負責人吳建民的帶領下,參觀了垃圾再生廠的生產全過程。
建筑垃圾再生廠廠房位于半地下,大門緊閉,從外面看很不起眼,也聽不到轟隆隆的機器聲。可推開大門,浩大的聲浪頓時席卷而來,幾臺足有四五層樓高的機械設備,正在熱火朝天地流水作業。
“運送來的建筑垃圾首先要根據里面成分進行定位,然后進行分類、挑選。不同的建筑垃圾用不同的設備處理。”吳建民大聲向記者介紹。
靠近大門,一臺機器正呼嚕嚕地往嘴里填大塊的混凝土,一番轟隆隆的“咀嚼”后,吐出較小的混凝土渣塊,通過傳送帶,送到另一臺設備上進行篩選;篩選過后的混凝土渣塊變成了小顆粒狀,緊接著又送到另一臺設備進行磁選……“在經過粗分選、粗篩、破碎、磁選、水洗等一道道工序后,建筑垃圾會變成再生粗、細骨料,粉塵等等,可以循環再利用。”吳建民介紹說。
其中,再生粗骨料可用于生產再生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細骨料可用于生產再生混凝土或再生砂漿等。利用再生粗、細骨料,還可以加工成再生普通磚和再生古建磚。再生普通磚可用于承重或非承重的建筑圍護結構中,再生古建磚則主要用于古建筑的修繕、改造或仿古建筑的新建等。
記者在廠房外,看到了碼放整齊的灰色方磚,拎起其中一塊來,感覺有六七斤重。“這就是用建筑廢料加工出來的再生古建磚,很結實。”吳建民說,這種古建磚目前已經在中國古陶瓷文物保護基金會、昌平亭子莊污水處理廠、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實驗樓等項目中應用。
按照設計的產能,昌平建筑垃圾再生廠,一年可以消納100萬噸建筑垃圾,生產再生磚3000萬塊。目前,該廠消納的建筑垃圾主要來源于昌平城區。
記者從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除昌平建筑垃圾再生廠外,本市還將在朝陽、海淀、大興等地各建一座建筑垃圾再生廠,年處理能力總計將達400萬噸。預計另外3處建筑垃圾再生廠將于明年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