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緩解生活垃圾的處理壓力,山西省太原市今年將再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目前,招投標工作已全面展開。
城市垃圾的數量與日俱增,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3月前,由太原市環衛部門統一收運的垃圾是1800噸/天,加上太鋼等企業自行收集和城中村產生的垃圾,太原市日產垃圾量共2300噸。到2009年年底,太原市日產垃圾量增加到3600噸。現在,這一數字繼續攀升,已經穩穩站在了4000噸以上。
如何處理這些垃圾,一直是各方關注的問題。長期以來,城市垃圾的處理通常以填埋為主。但填埋需要很大的場所,還會污染環境。之后,國內很多城市興建了垃圾焚燒發電廠。2000年6月,太原市開始在郝莊鄉新溝村磚廠舊址上籌建垃圾焚燒發電廠。2004年6月,東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工。上述垃圾發電廠投產后,不但極大緩解了城市垃圾處理壓力,還能發電,節約了能源。即便如此,城市垃圾處理能力仍然不能滿足垃圾數量的急劇攀升。為此,市政府決定再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經市政府批準,市城鄉管理委員會決定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的方式實施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BOT項目,并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項目投資人。
該項目工程包含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一座大型垃圾壓縮轉運站。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址暫定于民營經濟開發區,大型垃圾壓縮轉運站選址暫定在小店區黃陵街辦鄭村、新營村交界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的設計接收能力為1800噸/日,垃圾進廠后進行篩分預處理,設計焚燒處理能力為1440噸/日,處理工藝采用機械爐排爐焚燒技術;大型垃圾壓縮轉運站轉運規模為800噸/日,處理工藝采用豎式裝箱壓縮技術。服務范圍包括太原市區及市政府指定的其他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