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公司對記者確認,位于蒙古奧尤陶勒蓋(OyuTolgoi)的銅金礦已開始向客戶發送銅精礦。力拓對本報強調,“所有出口銅精礦的許可已經就緒,包括奧尤陶勒蓋董事會的批準和有關當局就繼續銷售銅精礦所需的審批手續。”
資料顯示,奧尤陶勒蓋銅金礦位于蒙古南戈壁省汗包格德縣境內,被稱為“世界大型銅金礦之一”,初步探明銅儲量為3110萬噸。
2009年10月下旬,經過冗長的談判,在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的見證下,蒙古官方與力拓簽署了投資協議、股份協議、預付金協議。據蒙古的有關法律,蒙古國有企業額爾德斯蒙古公司占該銅金礦34%的股份,包括力拓旗下公司持有66%的股份。
但今年以來,該項目出口卻出現波折。最初定于6月14日啟動出口計劃的上述項目卻一再延后,蒙古礦業部長甚至在7月4日還放出“煙幕彈”:“未與力拓就可否匯出奧尤陶勒蓋銅金礦獲利達成協議。”
對此,據路透社報道,蒙古官方的解釋是,“延后出口是因為,對于奧尤陶勒蓋的營收安排及80億美元的銷售協議,蒙古政府與力拓意見不和。”
對于上述說法,力拓昨日并未進行置評。該公司僅緩和表示,這批銅精礦的發運標志著歷時3年、投資62億美元的項目進入第一階段的高潮。同時,“正將沙漠下面的資源轉化為有利于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真正財富和機會,包括蒙古人民”。
事實上,力拓不得不緩和與蒙古政府的關系。因為,相對嚴重依賴鐵礦石出口、且在2012年因加拿大鋁業和莫桑比克媒體項目遭大規模減記的他們,正打算開辟新的盈利點。高品位的奧尤陶勒蓋銅資產自然就成了該公司專注的目標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力拓官方并未公布第一批銅出口的國家。但不出意外的是,有消息稱,“第一批銅精礦出口量6萬噸,目標市場是中國北方的冶煉廠。”
外媒此前分析,銅精礦進口到中國或令中國的銅供應增加,并提振中國冶煉商的銅加工精煉費(TC/RCS)。銅精礦加工精煉費用是礦商向煉廠支付的、將進口銅精礦加工成精煉銅的費用。一旦市場供應趨緊,該費用就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