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轉型,走綠色發展之路。
產業延伸,樹環保建材標桿。
市場在變,環境在變,經濟結構在變。隨著水電大開發浪潮的退去,傳統的水電施工企業已失去往日的市場優勢,傳統產能明顯過剩,持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作為傳統的水電施工企業,變不變?怎么變?往哪兒變?一系列發展問題橫亙在水電九局的面前。
不變則亡,不快則退,不優則敗,以綠色環保人工砂石為拳頭,加快轉型,加速追趕,樹品牌,拓市場,提速度,促發展——這是水電九局給出的答案。
半個世紀的探索 開創人工制砂的先河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內外水電建設的砂石,通常采用河床的天然砂石。然而,水電九局在貴州省喀斯特地貌的貓跳河流域建設中,遇上了高山峽谷河床天然沙嚴重缺乏、天然風化砂強度過低,達不到筑壩強度要求的難題。思路決定出路。敢為人先的九局人大膽提出了使用人工砂代替天然沙的想法。可是,卻被請來指導的前蘇聯和捷克權威專家當場否決,他們認為九局人異想天開!
不曾想、不會干、不敢干是禁錮思想、束縛手腳、阻礙發展的絆腳石。九局人相信科學,但不迷信權威。于是,九局生產技術人員自行設計、制造安裝了最初的人工砂石系統,采用錘式破碎機制砂工藝,生產出合格的建筑砂,并成功應用于貓跳河流域梯級水電站建設中,一舉打破了外國權威水電專家在喀斯特地區“不可能使用人工砂石骨料澆筑混凝土”的神話,中國第一代人工制砂技術由此誕生!九局人也以首創的干法制砂工藝贏得了中國人工砂石鼻祖的稱號。
綠色環保 中國人工制砂的又一次技術飛躍
眾所周知,傳統的砂石生產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凡生產砂石之地,處處千瘡百孔、污水橫流、塵土蔽天,是一種典型的“犧牲環境”的發展模式,這有悖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也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
善于創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戰是九局人的特性,也是央企的神圣職責。
21世紀初,九局人對干法制砂工藝和濕法制砂工藝進行科學分析與總結,找出了這兩種制砂工藝的弊端和平衡點,推出“以破代磨,干濕結合,循環利用”的綠色環保型半干式制砂工藝,成功應用于承建并運行的貴州烏江索風營水電站大型人工砂石系統中。該工藝使人工制砂生產用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成品砂的細度模數控制在FM=2.6—2.8之間。實驗和實踐結果表明,用九局高品質人工砂石拌制同標號混泥土可節約水泥12%—25%,同時可增強混泥土的耐久性,特別是九局承建并運行的廣東臺山核電廠人工砂石系統生產的高品質人工砂石骨料,確保了核電廠建設C50—C90不同級配混泥土用料,因而倍受用戶青睞。傳統的制砂工藝技術,每生產一噸成品骨料耗電量為7—12度,耗水量為2.5~3.5立方米,而應用綠色環保型半干式制砂工藝及智能化控制技術,使每生產一噸成品骨料可以節約用電55%、用水63%以上,系統平面布置可節省建筑用地35—50%,傳統技術生產1噸合格料需毛料1.57噸,國內做得較好的企業只需1.25噸,而水電九局已經低于1.15噸。污水處理、噪音和粉塵排放遠遠高于國家標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環保。中國第一座大型綠色環保型人工砂石生產系統在貴州索風營水電站誕生。
科技創新無止境。九局人并沒滿足當時的成就,通過不斷探索和科學總結,近年來,又獨立研發了“大型環保半干式人工制砂工藝”技術、獨立創造了“半干式人工砂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系統”、締造了中國人工制砂國家級施工工法等,先后獲得了八項人工制砂領域國家發明專利。水電九局成為綠色砂石生產工藝標準的制定者。
戰略轉型 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水電春天的逝去,轉型是水電施工企業的必然選擇。
“以砂石礦山謀求全局生存,以房建市政謀求規模的快速擴張,以國際工程和投資開發謀求積累和發展。”這是水電九局執行董事、總經理陳學云在2012年提出的戰略思路。
“一味迷戀水電市場,企業的發展將難以為繼。而綠色環保人工砂石,則為我們叩開了‘非水電’市場的大門。”水電九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王忠祿對記者如是說。
在后水電時代,綠色砂石品牌對水電九局的戰略轉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2年以來,水電九局搶抓“國發2號文件”的機遇,以EPCO模式同中建材合作,聯手建成了貴州省第一個全商品化的綠色環保大型人工砂石系統——泰安砂石系統,在這種模式基礎上,水電九局又先后在我省甕安、三都、平壩、納雍等地區先后簽約成立了多個礦山、砂石項目。2012年,水電九局簽約134億元。其中,砂石礦山項目17個,占簽約總額52%。2013年上半年,水電九局簽約150億元以上,其中砂石礦山項目占75%。
隨著惠水長田建材園區第二條凱勝生產線的投產,未來幾年內,水電九局的綠色環保砂石將覆蓋貴陽至少六成以上市場。同時,水電九局獨創的綠色環保砂石已在全國各地各項工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認可。綠色環保砂石成為水電九局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
綠色發展 助力企業騰飛
產業的延伸,是實現產品價值和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而品牌效應的持續擴大,將更好地助力企業騰飛。
放眼全國,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轟轟烈烈。“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色環保是新時期發展的基礎和紅線。綠色建材產品市場巨大需求,綠色產業蘊藏著無限商機。
貴州要與全國同步小康,“快”是基礎,“轉”是必然。作為中央駐黔大型企業,水電九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擔在肩。
2013年,水電九局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深入打造綠色環保砂石品牌,“九局砂石,環保建材”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市場營銷再創歷史新高。水電九局推出了精品袋裝砂、環保輕型磚、干拌砂漿等新型綠色建筑用材,努力延伸產業鏈,繼續打“環保牌”,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
新的時代要求,新的戰略定位,新的發展理念。如今,擁有綠色環保人工砂石第一品牌的水電九局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發展的道路上可謂信心十足。
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九局人再次勇立潮頭,在貴州后發趕超的大考中,奮力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