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宜昌市政府辦下發的《宜昌市精細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6年)》提出,到2016年,全市精細化工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800億元,規模以上化工企業超過260家,精細化工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的比重穩定在25%以上,建成國內知名、附加值較高的精細磷化工生產基地和國家級高濃度磷復肥生產基地。
宜昌市未來磷礦開發利用將全面實現采選加一體化。到2016年,培育主營業務收入過1000億元的化工企業1家、過500億元的企業1家、過100億元的企業3家以上。加快突破濕法磷酸精制、中低品位磷礦及氟、鎂、鉀等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磷石膏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瓶頸,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到2016年,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35%以上。《規劃》提出,打造化工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環保、高效、循環利用的產業經濟,走資源可持續性發展道路。剛剛被納入全國資源成熟型城市的宜都市,其工業園被規劃為建立與磷礦、精細磷化工和其它精細化工共生耦合的循環經濟型磷復肥基地,形成采礦、選礦、磷復肥生產等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實現濕法磷酸的分級利用,全面提升磷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宜化集團、三寧化工、東圣化工、六國化工、史丹利化肥、新洋豐肥業、鄂中化工等大中型企業生產高濃度磷復肥及磷資源深度開發是規劃提出的重點支持對象。三年內,宜昌市將淘汰現有的10萬噸/年以下硫鐵礦制酸裝置、20萬噸/年以下硫磺制酸裝置;通過市場機制逐步使管理落后、資源消耗高、安全隱患多、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以及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不到規定要求的企業退出市場。
根據《規劃》,宜昌市將鼓勵中低品位磷礦采選與利用,加強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提高復墾綠化率,建設規模、綠色、安全、和諧的現代化礦山。重組和關閉生產能力在15萬噸/年以下的磷礦企業。今后新建礦山單個規模不低于30萬噸/年。到2016年,全市磷礦石年開采總量控制在1600萬噸(折標),大中型磷礦山比例達到30%以上,采礦權控制在40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