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神華四川江油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在江油市正式動工。作為全省首個煤電一體化循環產業園,2平方公里的園區內涵蓋了煤炭儲運、燃煤發電和“消化”粉煤灰等排放物的新型建材產業。
該產業園還將上馬四川首批兩臺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借助這一核心環節,將可以極大地提高燃煤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建成后將是四川首個超低排放電廠,比‘達標排放’足足高了一個級別。”神華四川天明發電公司總經理宋艷軍說。
每年可節省2億元
據介紹,產業園一期投資為82.4億元,其中發電環節投資達69.2億元,兩臺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最為關鍵。“四川已有一些6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但江油的將是首批1000兆瓦級別的。”神華四川天明發電公司黨委副書記洪其東說。
好處在發電效率更高、更加環保。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數據,全國平均每生產一度電需要消耗316克標準煤,而該發電項目可以降到270克-280克,節約了11%左右,按照標煤當前700元/噸的價格,每年至少可以節約2億元。
更大的優勢體現在環保方面。園區采用了低低溫高效靜電除塵器、脫硫、脫硝裝置,經此處理后,排放物指標分別為粉塵2.93毫克/標方、二氧化硫19毫克/標方、氮氧化物22.5毫克/標方,遠遠低于四川地區30毫克、200毫克、100毫克的限值,甚至優于燃氣發電機組。
粉煤灰變新型環保建材
因為盛產石灰石等原材料,江油集聚了一大批水泥等建材企業。而發電項目產生的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副產品,正好滿足建材企業的原料需求,這便是循環產業園的理念。
根據規劃,發電項目每年將產生60萬-80萬噸粉煤灰,目前相關招商項目已經啟動,數家浙江和本土企業表達了意愿,將與電廠、儲煤基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引進的產業不是傳統的建材,而是加氣混凝土、加氣磚等新型環保建材。”江油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陳遠樂說。
未來川西北電網骨干支撐
這一發電項目為何落戶江油其中,靠近50萬噸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013年,四川首個應急儲煤基地獲批并落戶江油。這一儲煤基地可有效提高四川煤炭應急儲備能力和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抵御能力。借助貫穿江油的寶成鐵路、綿廣高速公路,可迅速將儲煤運抵成德綿地區,滿足當地廠礦企業所需。
靠近這一儲煤基地,為建設電廠提供了便利條件。該電廠建成后將是川西北最大的火力電廠,未來將是川西北電網的骨干支撐,承擔著提高電網枯水期供電能力和可靠性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