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鳳凰山礦選煤廠堅持在全廠推廣QC小組活動,充分調動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面對困難的主人翁意識,遵循科學的PDCA循環,查找問題、解決問題,讓QC小組活動成為了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有力推手,不僅確保了技術的先進性,還贏得了多項省部級、國家級榮譽,在鳳凰山礦質量管理這棵大樹上綻放出朵朵鮮花。 QC小組又名“質量管理活動小組”,是由來自一線的工人、技術人員等人員自發組織起來,運用各種質量工具、方法,開展的最小卻最接近生產一線的質量管理活動。鳳凰山礦選煤廠的“QC小組”成員的創新成果,不僅改進了工藝,還節約了成本。 為了降低洗煤過程中的藥劑投入,洗煤車間主任路冬雷帶領小組成員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創新活動,發揮全員的智慧和力量,使用質量管理工具“因果圖”,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全面分析,針對找出的七個問題,分別制定措施,逐一改進了密封、加藥方式、藥劑品種、加藥點位置、跑溢流裝置、濾液管道等環節,使白藥消耗從0.319kg/T煤泥降低到0.197kg/T煤泥,不僅降低了車間職工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崗位作業環境,而且年節約成本40.3萬元。選煤廠的追夢QC小組還一舉捧回了“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榮譽稱號,選煤廠洗煤車間跳汰洗選班也被評為“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 原煤車間的精益QC小組,針對分級破碎機事故開展小組活動。他們發現“齒板螺栓松動”和“破碎輥卡堵”是造成破碎機事故的主要問題。為此,小組成員從技術和管理同時入手,一方面改變緊固螺栓方式,將原有螺栓全部更換為8.8級高強度螺栓,加配防松碟簧和防松螺母,使用力矩扳手套加力桿重新緊固,使得緊固后的螺栓螺母形成一體,徹底解決了齒板螺栓松動的問題;另一方面,及時制定點檢制度,并要求崗位司機在開車前清理破碎腔內雜物,避免了破碎輥卡堵現象的發生。年節約成本10萬元,在2015年山西省QC成果發布會上,精益QC小組也被評為了“山西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