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9月底開始,金華市開展水泥行業及周邊區域環境專項整治,被業內人士稱為“最嚴標準”。
昨天,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榮軍,市經信委副主任李中軍,婺城區委常委、副區長陶澄濱,金東區副區長何斌,蘭溪市副市長陸獻龍,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孫永河做客金華日報新聞演播室,探討相關問題。
“最嚴標準”要求達到“六個100%”
主持人:市政府為什么要開展這次專項整治?主要內容是什么?
李榮軍:主要有四個方面因素。第一,開展水泥行業及周邊區域環境專項整治是今年治氣“三大戰役”中的一項行動,也是當前我市開展秋冬季“降塵削霾”百日攻堅的一個突破口,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必須要治出成效來。第二,對水泥行業污染尤其對金蘭北線、金蘭中線運輸車輛帶來的揚塵粉塵污染,老百姓每年都有投訴、有意見。從我們幾次檢查督查的情況看,確實這些區塊揚塵污染比較大,不治不行。第三,從組織對金華市區大氣污染來源的監測、研究、分析情況看,水泥等建材行業占整個揚塵的50%以上。我們環保部門曾徑對金蘭北線、水泥企業周邊區域進行現場監測,當一臺運輸車輛駛過時,瞬時濃度達170~200 ug/m3左右,說明水泥行業產生的揚塵粉塵是比較重的。第四,對水泥行業的整治已有法律依據,今年8月29日頒布的新《大氣污染防治法》中的第69、70、72條,對水泥企業施工區域、運輸車輛、堆料場所等防塵降塵都有明確規定要求。
整治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全面實施煙粉塵治理設施改造。對達不到水泥行業特別排放限值的一律要進行脫硝、除塵治理設施改造,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二是從源頭管控好煤質。水泥企業要使用優質煤炭,煤炭的含硫量要低于1%、灰分要小于25%,以減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對揚塵無組織排放治理。采料施工場所安裝噴淋、灑水設施,裝卸車間要密封、集塵處理;物料堆場要密閉,不能密閉的要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圍擋。運輸車輛要全部加蓋,安裝GPS,進出廠區要沖洗,廠內道路要硬化并定期進行灑水。四是對周邊環境降塵治理。按照“誰污染誰負責”原則,水泥企業要負責周邊兩公里范圍的道路灑水保潔工作,切實改變周邊環境。這次整治的標準,主要體現在“六個100%”上:水泥行業的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要達到100%達標排放;水泥行業的水泥裝卸車間密閉率要達到100%;石料、煤炭等堆放場所、儲存場所,能密閉的密閉,不能密閉的圍擋覆蓋率要達到100%;所有水泥石料、煤炭運輸車輛進出要100%沖洗加蓋;生產區域和周邊道路的保潔灑水要做到100%。
主持人:目前整治進展如何?
李榮軍:自9月30日市政府統一部署開展水泥行業及周邊區域整治工作以來,有整治任務的單位、部門,思想統一,行動迅速,積極展開整治。到目前為止,全市18家水泥企業,已全部達到6個100%的有3家、關停停產的3家;達到5個100%的有5家,達到4個100%的有7家。但只能說取得階段性成效,有的企業整治標準還比較低,有的企業進展還比較慢,需要深入抓好整治。
主持人:有水泥企業提出因場地受限等因素無法實現進出廠區沖洗率100%,如何解決?
孫永河:“六個100%”中明確要求,水泥廠運輸車輛進出要沖洗和加蓋。目前確實有部分企業因場地限制,執行有一定困難,但整治標準不能降,目前市區建筑工地都能建過水池和沖洗設備,水泥企業更應該建好,確保整治規范到位。下一步,我們會主動與相關企業對接,加強整治指導和服務,確保在年底前能全面完成水泥企業整治。
主持人:各地水泥企業整治完成情況怎樣?
何斌:金東區涉及3家企業,主要以粉磨加工為主,不存在二氧化硫的排放,按照“六個100%”的標準,重點是提升除塵設施,確保除塵裝置運轉達到99%以上。
陸獻龍:蘭溪是整個水泥行業整治任務最重的,金華18家里面蘭溪占10家,另外也排摸了其他相關企業14家。今年年初,蘭溪提出藍天行動方案,整治“一區兩點三線”,一區是主城區,兩點是靈洞和諸葛,三線是金蘭中線、金蘭北線、330國道,提出場內保潔、門前三包等要求,其中靈洞又是主戰場。目前已經關停兩家水泥企業,要求其他企業11月底前全部完成自查自糾,12月底開展大執法。
陶澄濱:婺城有4家水泥企業,主要抓了三個方面整治,第一是對生產設施污染物進行監測。第二是對除塵設施運轉情況進行監測、廠區灑水保潔落實。第三是周邊環境以及廠區進出車輛沖洗。特別是對周邊道路環境的灑水保潔,要會同交警、交通、行政執法部門進行綜合執法。
四措施緩解蘭溪平園村村民揚塵之苦
主持人:蘭溪平園村村民飽受礦山進出車輛揚塵之苦,相關部門是否了解?
陸獻龍:情況基本屬實。平園村位于蘭溪水泥產業區域節點,運礦石、水泥、黃沙的三種車輛都要經過這里,其中多為重載車輛,對此我們有四個方面的舉措。一個是對礦山的治理,蘭溪今年提出綠色礦山建設,并且要修復礦山道路基礎設施,將道路揚塵降到最低限度。第二是狠抓企業污染減排,像除塵設施白天開晚上不開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我們實行24小時監管。第三是治理該區域20多家修車鋪,該拆得拆、該搬遷得搬遷。第四個是抓運輸車輛這一根本問題,按照超限超載的整治要求,按照每個企業每個單位出來必須沖洗的要求進行規范,我們已經編制整治方案,要求11月底前這個區域環境得到根本性改變,12月開展全面執法。
主持人:平園附近礦山是什么情況,道路為何破損如此嚴重?
陸獻龍:白坑、西山寺有兩個礦區,兩個礦區又分成四個礦點,我們對其中兩個礦點實行萎縮性管理,局部要停下來;另外兩個礦點按照綠色礦山的要求進行規范。礦山道路破破爛爛,我們已經落實進場施工了,道路維修我估計要到春節左右。從礦區出來的礦石車,首先要在出口的地方把過水池做起來,我們馬上派人去檢查。如果有企業膽敢降低標準,一經查實是要嚴肅處理的。
主持人:平園村這一帶是否會加大灑水保潔力度?
陸獻龍:對于靈洞我們按照水泥廠的布局來編制區塊,雨季過了以后,我們要組織一次全面的道路大掃除,包括邊上、樹上的污垢全部要沖洗掉,洗干凈后再加大沖洗頻次。
整治過后如何防止“回潮”
主持人:整治過后如何實行動態長效監管,防止污染“回潮”?
李榮軍:這也是我們職能部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一是加強督查通報。發現問題的,采取下達環保建議書或通報等形式,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整改;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移交當地政府督辦落實。二是建立常態化執法監管機制。對水泥企業的監管,要納入各級環保部門日常執法監管的一項重要內容,市一級要堅持做到每季度進行一次監督性監測,每季度開展一次巡查檢查;縣一級要做到每月進行一次巡查和監督性監測。
陸獻龍:蘭溪水泥生產企業執行“六個100%”標準總體情況是好的,但部分水泥制品企業和其他企業落實有差距,我們將要制定并落實水泥行業污染管控機制。
完善長效機制,主要是落實“六個100%”的要求,做到相關部門的綜合執法,生產過程的24小時動態監測,廠區內落實保潔與降塵措施,廠區外治理周邊揚塵,同時嚴格落實每月一次的巡查執法以及不定期抽查。
何斌:企業怎么做好自律,嚴格按照“六個100%”的要求去執行,政府一如既往地嚴要求高標準監管,同時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這三個方面做到位,應該能有效防止污染回潮。
主持人:執法檢查多久進行一次?抽查暗訪情況如何?
李榮軍:整治期間,我們環保部門開展了多次明查暗訪、多次巡查督查,尤其國慶期間石驍敏局長帶領相關人員對婺城、金東、蘭溪進行督查。從督查情況看,整治進度不平衡。婺城、金東整治得比較到位,蘭溪水泥企業比較多,整治任務比較重,有的企業、企業主還有觀望情緒,整治標準比較低,我們要加大力度。
主持人:是否有24小時舉報電話?
李榮軍:去年,市環保局制定出臺了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的辦法,其中類似水泥企業的揚塵污染也是舉報的一個方面,我們的舉報電話是:一個環保舉報熱線“12369”,一個是“8890”平臺,還有一個是來信來訪,我們整治辦的電話是82468948。舉報屬實的,會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物質獎勵,歡迎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網友舉報。
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升級
記者:如何通過這次環保整治,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落后水泥行業轉型升級?
李中軍:我們金華是水泥大市,從2007年開始,對水泥行業整治已經進行了三年,我們對金華60條生產線實行關停,2011年我們關停了45條,淘汰落后產能1320萬噸,我們2014年的水泥產能是1740萬噸,跟原來相比,我們淘汰的落后產能已經將近50%,對粉塵整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下一步,我們還有2000噸以下的6條回轉窯生產線要進行關停,繼續控制水泥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
網友“小人物”:一些污染企業又是納稅大戶,會關停嗎?
李榮軍:對水泥行業的整治,目前措施主要有4條:一是責令停產,確實把問題整改好后才能恢復生產;二是整治期間不配合、整治不到位的,建議當地政府采取關停措施;三是明年1月1日開始,對水泥行業超標排放的,治理設施、降塵設施閑置的,將進行嚴厲的懲處,該關停的關停,該停產的停產,該處罰的處罰;四是設立黑名單制度,整治幾次不達標的,信用等級要下降,各類評比、財政優惠政策要取消,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曝光違法行為。
主持人:能否設置一些專項補助資金?
李中軍:一些大型的水泥企業,像我們婺城區有兩家進行脫硝設施改造的時候,我們按照“三三四”原則進行補助,市政府出30%的資金,區政府出30%的資金,40%企業自行承擔。不符合整治標準的,屬于劣質產能的,該關停的一律關停,對于整治后達標的企業,我們進行調研,并形成報告上報市委市政府。